出自宋代胡寅《贈朱推》:
凈綠環(huán)城亦何有,跳錦潛銀不容取。
尚余翠蓋擁紅妝,兩兩三三早秋后。
秋官公廨臨池傍,結(jié)筠為筏開軒窗。
落日輕風泛船好,歡呼取笑徒相望。
忽聞報予酒初熟,亟往從之傾白玉。
疎蟬有思曳長繰,寒露無聲洗殘燠。
君才豈合州縣勞,前云后暉家世高。
一經(jīng)不但有遺訓,千古記注談滔滔。
新州州土丞嵐瘴,從來只是居流放。
於今多住四方人,況復為官氣條暢。
山肴野蔌應(yīng)時須,真率相期久已渝。
君今滿秩稍淹此,牛刀又欲將雞屠。
嗟予衰謝人所去,晚交幸作年家遇。
浮生聚首安得常,一笑傾懷亦難屢。
莫辭瓶罄燭再然,異日重逢歌此篇。
歲時豈忍無記述,明朝仲朔青龍年。
注釋參考
一經(jīng)
一經(jīng) (yījīng) 用在動詞或表示條件的詞組前面,表示只要經(jīng)過某種行為或某個步驟,就可以產(chǎn)生相應(yīng)的結(jié)果,后面常有“就”、“便”等相呼應(yīng) as soon as不但
不但 (bùdàn) 不僅,不只是——用在表示遞進關(guān)系的復句的前一分句,指出并承認某層意思,后一分句常有“而且”、“并且”、“也”、“還”、“又”等詞相呼應(yīng),表示有更進一層的意思 not only 我們的家鄉(xiāng)不但風景優(yōu)美,物產(chǎn)也很豐富遺訓
遺訓 (yíxùn)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說的有教育意義的話 behest of the deceased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流人物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記注
(1).記錄史實。 周 代左史記言,右史記事。 漢 代以后,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記錄言行。 漢 王粲 《為劉荊州與袁尚書》:“且當先除 曹操 ,以卒先公之恨,事定之后,乃議兄弟之怨,使記注之士,定曲直之評,不亦上策邪?” 唐 柳虬 《上周太祖書》:“而 漢 魏 已還,密為記注,徒聞后世,無益當時,非所謂將順其美,匡救其惡者也?!薄督鹗贰っ虾苽鳌罚骸?浩 對曰:‘良史直筆,君舉必書。帝王不自觀史,記注之臣乃得盡其直筆?!?/p>
(2).起居注;編年實錄。 隋 牛弘 《請開獻書表》:“故知衣冠軌物圖畫記注,播遷之餘,皆歸 江左 ?!薄顿Y治通鑒·唐文宗開成四年》:“上就起居舍人 魏謩 取記注觀之?!?胡三省 注:“記注,即起居注。”
(3).記述、注釋。 清 尤侗 《余賓碩<金陵覽古>序》:“駕言出游,匝月而窮其勝,得詩六十首,首各記注。”
(4).掛懷,關(guān)注。 陳夔龍 《夢蕉亭雜記》卷一:“乃工科給事中 王培佑 ,日前因事召見,奏言拳民忠勇可用,頗蒙記注?!?/p>
猶記錄?!逗鬂h書·律歷志論》:“歷載彌久,暨於 黃帝 ,班示文章, 重 黎 記註。”《舊唐書·柳登傳》:“然 芳 勤於記註,含毫罔倦?!?清 趙翼 《余既答稚存黃金之嘲乃又有詩來索戰(zhàn)再作長句報之》:“我將請司甲乙?guī)?,朱出墨入煩記註?!?/p>
滔滔
滔滔 (tāotāo) 形容大水奔流貌 torrential;surging 白浪滔滔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(xù)不斷 keeping up a constant flow of conversation;chatter like a magpie 他滔滔地辯論著,臉上興奮得通紅?!┒堋兜谝浑A段的故事》 這使他們驕傲了,一路滔滔開向平型關(guān),…?!?周立波《悼田守堯同志》 年滔滔而自遠兮,壽冉冉而愈衰?!冻o·東方朔·七諫》 盛大;普遍 grand;magnificent;universal;common 天下滔滔,知我者希?!缎绿茣?況且老荊那樣的人,滔滔者皆是,換一個來,何嘗會比他好?—— 茅盾《路》 和暖 warm 滔滔孟夏兮,草木莽莽?!冻o·九章》胡寅名句,贈朱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