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唐堯客《大梁行》:
客有成都來,為我彈鳴琴。
前彈別鶴操,后奏大梁吟。
大梁傷客情,荒臺對古城。
版筑有陳跡,歌吹無遺聲。
雄哉魏公子,疇日好羅英。
秀士三千人,煌煌列眾星。
金槌奪晉鄙,白{1-1}刃刎侯嬴。
邯鄲救趙北,函谷走秦兵。
君子榮且昧,忠信莫之明。
間諜忽來及,雄圖靡克成。
千齡萬化盡,但見汴水清。
舊國多孤壘,夷門荊棘生。
蒼梧彩云沒,湘浦綠池平。
聞有東山去,蕭蕭班馬鳴。
河洲搴宿莽,日夕淚沾纓。
因之唁公子,慷慨此歌行。
注釋參考
別鶴操
樂府琴曲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》卷中:“《別鶴操》, 商陵 牧子 所作也。娶妻五年而無子,父兄將為之改娶。妻聞之,中夜起,倚戶而悲嘯。 牧子 聞之,愴然而悲,乃歌曰:‘將乖比翼隔天端,山川悠遠(yuǎn)路漫漫,攬衣不寢食忘餐!’后人因為樂章焉?!焙笥靡灾阜蚱薹蛛x,抒發(fā)別情。 唐 常建 《送楚十少府》詩:“因送《別鶴操》,贈之雙鯉魚。鯉魚在金盤,別鶴哀有餘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贈王文熙》詩之一:“泠泠朱絲絃,聽我《別鶴操》?!眳㈤啞稑犯娂肪砦灏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