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鄭袞《好鳥鳴高枝》:
養(yǎng)翮非無待,遷喬信自卑。
影高遲日度,聲遠好風隨。
云拂千尋直,花催百囀奇。
驚人時向晚,求友聽應知。
委質(zhì)經(jīng)三歲,先鳴在一枝。
上林如可托,弱羽愿差池。
注釋參考
千尋
古以八尺為一尋。“千尋”,形容極高或極長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擢本千尋,垂蔭萬畝?!?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:“千尋鐵索沉江底,一片降旛出 石頭 ?!?清 林則徐 《輿縴》詩:“一綫劃開云徑曉,千尋曳入洞天秋。” 趙樸初 《西江月·參觀密云水庫工程》詞:“鐵壁千尋鎖浪,碧波萬頃如油?!?/p>
百囀
鳴聲婉轉(zhuǎn)多樣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詠百舌》:“孤鳴若無時,百囀似羣吟?!?唐 賈至 《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》詩:“千條弱柳垂青瑣,百囀流鶯繞 建章 ?!?宋 王安石 《獨臥》詩之二:“百囀黃鸝看不見,海棠無數(shù)出墻頭。”
鄭袞名句,好鳥鳴高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