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了演《偈頌十一首》:
即心即佛,千山萬水。
非心非佛,草窠里輥。
向上一路千圣,不傳熱椀鳴聲。
三邊若得渾無事,四海何愁不太平。
注釋參考
即心即佛
亦作“ 即心是佛 ”。佛教禪宗謂本心即佛,明心見性即是成佛。 唐 慧能 《壇經·機緣品》:“問曰:‘即心即佛,愿垂指諭。’師曰:‘前念不生即心,后念不滅即佛。成一切相即心,離一切相即佛?!薄毒暗聜鳠翡洝っ髦荽竺飞椒ǔ6U師》:“任汝非心非佛,我只管即心即佛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義理十五·十八重地獄》:“佛氏以即心是佛、妄行為業(yè),皆目前者也。”
千山萬水
千山萬水 (qiānshān-wànshuǐ) 無數的山和河流 numerous mountains and rivers 豈意南中歧路多,千山萬水分鄉(xiāng)縣?!啤?宋之問詩 路途遙遠險阻 a long and arduous journey 她強煞究竟是個女孩兒,千山萬水,單人獨騎,…——清·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 成語解釋萬道河,千重山。形容路途艱難遙遠。千山萬水出處唐·張喬《寄維陽故人》詩:“離別河邊綰柳條,千山萬水玉人遙。”釋了演名句,偈頌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