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劉禹錫《吐綬鳥詞》:
越山有鳥翔寥廓,嗉中天綬光若若。
越人偶見而奇之,因名吐綬江南知。
四明天姥神仙地,朱鳥星精鐘異氣。
赤玉雕成彪炳毛,紅綃翦出玲瓏翅。
湖煙始開山日高,迎風(fēng)吐綬盤花絳。
臨波似染瑯琊草,映葉疑開阿母桃。
花紅草綠人間事,未若靈禽自然貴。
鶴吐明珠暫報恩,鵲銜金印空為瑞。
春和秋霽野花開,玩景尋芳處處來。
翠幕雕籠非所慕,珠丸柘彈莫相猜。
棲月啼煙凌縹緲,高林先見金霞曉。
三山仙路寄遙情,刷羽揚翹欲上征。
不學(xué)碧雞依井絡(luò),愿隨青鳥向?qū)映恰?br>太液池中有黃鵠,憐君長向高枝宿。
如何一借羊角風(fēng),來聽簫韶九成曲。
注釋參考
液池
即 太液池 。 漢 、 唐 、 元 等朝皆有開鑿,所在地方亦不相同。 漢 太液池 也稱 蓬萊池 ,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,起 蓬萊 、 方丈 、 瀛洲 、 壺梁 ,像海中神仙、龜、魚之屬。 明 楊慎 《白云巖為謝左溪賦》:“ 震澤 昔從龍, 液池 曾下鵠?!眳⒁姟?太液 ”。
中有
即中陰。《俱舍論·分別世品》:“死生二有中,五藴名中有;未至應(yīng)至處,故中有非生?!薄洞蟪肆x章》卷八:“兩身之間,所受陰形,名為中有?!?呂澂 《中國佛學(xué)源流略講》第四講:“ 犢子 主張有‘中有’(‘生有’與‘死有’之間的狀態(tài)),此論也有‘中間涅槃’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?!痹敗?中陰 ”。
黃鵠
(1).鳥名?!渡叹龝ぎ嫴摺罚骸包S鵠之飛,一舉千里。”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六:“珠簾繡柱圍黃鵠,錦纜牙檣起白鷗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媒合》:“一個將青蛾來燎火,且過眼前;一個見黃鵠而關(guān)弓,不知背后?!?/p>
(2).比喻高才賢士?!段倪x·屈原<卜居>》:“寧與黃鵠比翼乎?將與雞鶩爭食乎?” 劉良 注:“黃鵠,喻逸士也?!?唐 韓愈 《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》:“黃鵠據(jù)其高,眾鳥接其卑?!?錢仲聯(lián) 集釋引 陳沆 曰:“黃鵠謂 元稹 、 李紳 也?!?清 曹寅 《赴淮舟行雜詩》之六:“失藪哀鴻叫,摶空黃鵠勞?!?/p>
(3).指 漢高祖 劉邦 所作《鴻鵠歌》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逸民》:“﹝ 漢高帝 ﹞雖飢渴四皓而不逼也,及太子卑辭致之,以為羽翼,便敬德矯情,惜其大者,發(fā)《黃鵠》之悲歌,杜婉妾之覦覬,其珍賢貴隱,如此之至也?!?清 王端履 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一:“愿歌《黃鵠》三千歲,移得金莖五百年。” 金一 《文學(xué)上之美術(shù)觀》:“加以《大風(fēng)》、《黃鵠》、《落葉哀蟬》,或步燕歌,或循騷旨,無詔伶人,自成絶調(diào)。”
(4). 漢 江都王 建 女 細(xì)君 所作之歌?!稘h書·西域傳下·烏孫國》:“昆莫年老,語言不通,公主( 江都王 建 女 細(xì)君 )悲愁,自為作歌曰:‘……居常土思兮心內(nèi)傷,愿為黃鵠兮歸故鄉(xiāng)?!?唐 李德裕 《討回鶻制》:“ 太和公主 居處不同,情義久絶,懐土多畏,亟聞《黃鵠》之歌,失位自傷,寧免緑衣之嘆,念其羈苦,常軫朕心?!?唐 杜甫 《留花門》詩:“公主歌《黃鵠》,君王指白日?!焙笠浴包S鵠”指離鄉(xiāng)的游子。 明 高啟 《甪里村》詩:“紫芝日已老,黃鵠何時還?”
(5).據(jù) 漢 劉向 《列女傳》載: 魯 陶嬰 少寡, 魯 人聞其義,將求焉。 嬰 聞之,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。其歌曰:“悲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。”后指婦女的守節(jié)不嫁和空閨寂寞。 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互醋》:“我流落邊關(guān),若不回時只恐你終啣黃鵠哀。淚空垂,冷落鴛幃日易西?!?清 陳維崧 《麥秀兩岐·為周貞女題詞》詞:“既許驅(qū)金犢,便合歌《黃鵠》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早歲吟《黃鵠》,顛連四十春,懷貞心比鐵,完節(jié)鬢如銀?!?/p>
(6).山名。參見“ 黃鵠山 ”。
君長
君長 (jūnzhǎng) 君主 monarch 部落的首領(lǐng) tribal leader高枝
(1).高樹枝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公宴》詩:“潛魚躍清波,好鳥鳴高枝?!?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八:“青松在東園,眾草沒其姿。凝霜殄異類,卓然見高枝?!?/p>
(2).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。 唐 羅隱 《寄酬鄴王羅令公》之二:“正憂末派淪滄海,忽見高枝拂絳霄?!薄都t樓夢》第二七回:“怪道呢,原來爬上高枝兒去了。”
劉禹錫名句,吐綬鳥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三月春將盡,空房妾獨居
- 定非偏薄厚,以掇行旅訕作者:孔武仲作品:廟下候風(fēng)呈同行
- 喬木鶯初囀,深院燕交飛作者:趙師俠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
- 密葉搖重幄,殷花舞靚妝作者:邵雍作品:清風(fēng)長吟
- 頭顱今何似,尚復(fù)堪自送作者:陸游作品:入秋游山賦詩略無闕日戲作五字七首識之以野
- 幽人夜驚起,秋雨共秋風(fēng)。作者:高啟作品:叢竹圖贈內(nèi)弟周思敬就題
- 衰翁馀暇,何妨領(lǐng)客少徘徊作者:鄭雪巖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
- 倚風(fēng)窮望眼,碧色涉平莎
- 直到閉關(guān)朝謁去,鶯聲不散柳含煙。作者:包何作品:和程員外春日東郊即事
- 何人相指似,稍稍落人寰作者:蘇軾作品:送張?zhí)煊X得山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