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風(fēng)飄枯條,清池冒重陰
出自元代倪瓚《戊寅十二月丹丘柯博士過林下賦詩次韻酬答》:
積雪被長坂,臥疴守中林。
山川雖云阻,舟楫肯見尋。
傾蓋何必舊,相知亦已深。
驚風(fēng)飄枯條,清池冒重陰。
聯(lián)翩雙黃鵠,飛鳴綠水潯。
顧望思郁紆,裴徊發(fā)悲吟。
愿言齊羽翼,金石固其心。
歡樂何由替,黃發(fā)期滿簪。
注釋參考
驚風(fēng)
驚風(fēng) (jīngfēng) 小兒病名。急驚風(fēng)、慢驚風(fēng)的統(tǒng)稱 infantile convulsion枯條
干枯的枝條。 晉 陸機 《漢高祖功臣頌》:“悴葉更輝,枯條以肄?!?晉 陶潛 《雜詩》之七:“寒風(fēng)拂枯條,落葉掩長陌?!?唐 李商隱 《池邊》詩:“日西千遶池邊樹,憶把枯條撼雪時。”
重陰
亦作“ 重隂 ”。1.指云層密布的陰天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玄云合而重隂,谷風(fēng)起而增哀。”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詠冬》:“繁云起重陰,迴飈流輕雪?!?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象數(shù)一》:“連日重陰,人謂必雨?!?/p>
(2).指陰雨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贈王粲》詩:“重陰潤萬物,何懼澤不周?”《文選·成公綏<嘯賦>》:“濟洪災(zāi)於炎旱,反亢陽於重隂?!?李周翰 注:“云雨謂之重隂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守塉》:“亢陽則出谷颺塵,重陰則滔天凌丘?!?/p>
(3).指地下。
(4).猶濃陰。 漢 王粲 《七哀詩》之二:“山岡有餘暎,巖阿增重陰?!?唐 王維 《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》詩:“緑樹重陰蓋四鄰,青苔日厚自無塵?!?/p>
(5).雙重庇蔭。 晉 潘岳 《楊荊州誄》:“余以頑蔽,覆露重隂。仰追先考,執(zhí)友之心。”
倪瓚名句,戊寅十二月丹丘柯博士過林下賦詩次韻酬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