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佑一洗人間怨,天地清寧公道開
出自宋代樓鑰《次韻東坡武昌西山詩》:
黨論一興誰可回,賢路荊棘爭先栽。
竄流多能擅筆墨,囚拘或可為鹽梅。
雪堂先生萬人敵,議論磊落心崔嵬。
向來羅織脫一死,至今詩話存烏臺。
憑高望遠想宏放,眼界四??諢o埃。
黃岡踏遍興未盡,絕江浪破琉璃堆。
漫郎神交信如在,石為窊樽勝金罍。
鄧侯先曾訪遺跡,銘文深刻山之隈。
山荒地僻分埋沒,二公前后搜莓苔。
元佑一洗人間怨,天地清寧公道開。
玉堂同念舊游勝,筆端萬物挫欲摧。
時哉難得復(fù)易失,弟兄遠過崖與雷。
北歸天涯望陽羨,買田不及歸去來。
我為長歌吊此老,慟哭未抵長歌哀。
注釋參考
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人類社會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?!鳌?于謙《石灰吟》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天地
天地 (tiāndì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;universe;world 天地山川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天地之聞?!濉?黃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;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,自然界 nature;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慎行論》 天地百法乎?!濉?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調(diào)劑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養(yǎng)人也。清寧
(1).清明寧靜。語本《老子》:“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?!?清 黃鷟來 《題楊人庵總?cè)譄o著圖》詩:“天地貴得一,清寧以定位?!?清 黃景仁 《過釣臺》詩:“乾坤自清寧,道不與消長?!?/p>
(2).指時世太平。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今天下清寧,靈物仍降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醋缽兒》:“四海清寧未有期,諸公袞袞正當時?!?/p>
(3).清靜,安靜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八:“由此大富,宅遂清寧。”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阿彌陀佛念幾聲,耳伴清寧到零利?!?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論中德文化書》:“然而自然界之秩序,永遠保持數(shù)學(xué)的謹嚴,那又是何等清寧的狀態(tài)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