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孔武仲《憶九江呈李端叔》:
家園大江東,清湓映匡廬。
波光搖空闊,嵐悴隨卷舒。
廊然形影消,所見惟清虛。
此是列仙宅,當(dāng)年來不居。
一官老南北,十年棄樵漁。
諒無飛升骨,宜與煙霞疏。
子赤喜登臨,持氣為舟車。
乘馬搴虹蜺,俯澗窺蟾蜍。
賦詩不計(jì)篇,飲酒動(dòng)斗余。
一為簪纓縛,屢感歲月除。
西征臨瀚海,東使騎鯨魚。
歸來顏已蒼,相見兩勤渠,話及少年事,慨然詠歸歟。
富貴非所期,朝衣裹猿狙。
鼎食多憂煎,未若羹園蔬。
何當(dāng)永卜鄰,之子同耕耡。
清風(fēng)臥醉石,落日登籃輿。
道逢酒家旆,聊復(fù)為躊躇。
白首入石城,君心竟何如。
不然因便道,嗚騶時(shí)訪余。
注釋參考
形影
(1) [(of an object) form and shadow]∶物體和身影
形影不離
(2) [a person's sillouette]∶身體的影子
她的形影不時(shí)地出現(xiàn)在他的腦海中
詳細(xì)解釋(1).人的形體與影子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交際》:“若乃輕合而不重離,易厚而不難薄,始如形影,終為參辰?!?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十一:“余又於 左 氏二書參焉,若形影然,而世人往往攘臂於其間。” 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自此耳鬢相磨,親同形影,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?!?/p>
(2).影蹤;跡象。《荀子·禮論》: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狀乎無形影,然而成文?!?明 袁宏道 《致沉廣乘書》:“唯有一段沒證見的是非,無形影的風(fēng)波,青岑可浪,碧海可塵,往往令人趨避不及,逃遁無地,難矣,難矣!” 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十九:“看著香火的跳動(dòng),他假裝在火苗上看見了一些什么形影,心中便禱告著?!?/p>
所見
(1).看到的。《晉書·嵇康傳》:“何所聞而來?何所見而去?” 唐 韓愈 《謝自然詩》:“入門無所見,冠屨同蛻蟬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孫文定公》:“人君耳習(xí)於所聞,則喜諛而惡直;目習(xí)於所見,則喜柔而惡剛?!?/p>
(2).猶見解;意見?!稘h書·儒林傳·嚴(yán)彭祖》:“ 孟 弟子百餘人,唯 彭祖 、 安樂 為明,質(zhì)問疑誼,各持所見。” 唐 韓愈 《論孔戣致仕狀》:“蒙陛下厚恩,茍有所見,不敢不言?!?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奏請(qǐng)午朝》:“惜乎當(dāng)時(shí)外間諸公所見不同,反不足以副其意耳?!?/p>
清虛
(1).清凈虛無?!段淖印ぷ匀弧罚骸?老子 曰:‘清虛者天之明也,無為者治之常也?!?三國 魏 阮籍 《首陽山賦》:“且清虛以守神兮,豈慷慨而言之?!薄赌鲜贰ね豕虃鳌罚骸癌z 王固 ﹞清虛寡欲,居喪以孝聞。”
(2).清潔虛空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一:“若疏食菜羹,則腸胃清虛,無滓無穢,是可以養(yǎng)神也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蓮香》:“次夜,果出刀圭藥啖生。頃刻,洞下三兩行,覺臟腑清虛,精神頓爽。”
(3).太空;天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勗學(xué)》:“令抱翼之鳳,奮翮於清虛;項(xiàng)領(lǐng)之駿,聘跡於千里。” 唐 杜甫 《聽楊氏歌》詩:“滿堂慘不樂,響下清虛里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授訣》:“若使清虛無障礙,天孫不合阻銀河。” 郭沫若 《屈原賦今譯·離騷》:“讓超邁的精神在清虛中馳騁。”
(4).指月宮。 五代 譚用之 《江邊秋夕》詩:“七色花虯一聲鶴,幾時(shí)乘興上清虛?!?/p>
(5).指風(fēng)露。 唐 孟郊 《北郭貧居》詩:“欲識(shí)貞靜操,秋蟬飲清虛?!?/p>
孔武仲名句,憶九江呈李端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如意江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