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炎《答講僧》:
四大不須先后覺,六根還向用時(shí)空。
難將語默呈師也,只在尋常語默中。
注釋參考
語默
(1).亦作“ 語嘿 ”。謂說話或沉默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處,或默或語。”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白頭吟》:“語默妍媸際,浮沉毀譽(yù)中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唐故撫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》:“自生至滅,隨跡示教,行止語嘿,無非佛事。” 秦牧 《藝海拾貝·<哲人·小孩>》:“有一些優(yōu)秀的作品,你在閱讀的時(shí)候,覺得那個(gè)作家仿佛就在眼前,他的思想感情,他的動靜語默,他的聲音笑貌,仿佛可以觸摸似的?!?/p>
(2).喻指出仕或隱居。 晉 陶潛 《命子》詩:“時(shí)有語默,運(yùn)因隆窊?!?逯欽立 注:“語默,出處。”《南史·張?jiān)鳌罚骸笆且耘勔?,掃心胸,述平生,論語默?!?唐 陳子昂 《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》詩:“而我獨(dú)蹭蹬,語默道猶懵。”
只在
(1).總在;仍在。 宋 蘇軾 《殢人嬌·贈朝云》詞:“朱脣筯點(diǎn),更髻鬟生彩。這些箇,千生萬生只在?!?宋 李萊老 《謁金門》詞:“舊恨新愁都只在,東風(fēng)吹柳帶?!薄度龂酒皆挕肪碇校骸耙姸╈`前燒香奠酒啼哭, 關(guān)公 笑曰:二嫂休哭,哥哥只在里。”
(2).就在。 唐 賈島 《尋隱者不遇》詩: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處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那人問道:‘ 薛端公 在何處???’ 董超 道:‘只在前邊巷內(nèi)。’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﹝ 龍香 ﹞心下道:‘佳期只在今夜了,便宜了這酸子?!?/p>
常語
(1).通常詞語,俗話。 唐 韓愈 《記夢》詩:“壯非少者哦七言,六字常語一字難。” 宋 蔡夢弼 《草堂詩話》卷二:“ 王彥輔 《麈史》曰:‘ 子美 善用故事及常語,多倒其句而用之,蓋如此則語峻而體健,如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”之類是也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詩藪·古體中》:“若余所舉數(shù)條,則彼此皆常語,而常語之中,具見優(yōu)劣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王荊公詩》:“ 山谷 但知奇語之為詩,不知常語亦詩也?!?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說例》:“亦有當(dāng)時(shí)常語,非訓(xùn)詁所能解剖者?!?/p>
(2).特指俗話。 魯迅 《墳·論照相之類》:“ 中國 常語說,臨下驕者事上必諂?!?/p>
朱炎名句,答講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