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李《紀(jì)夢》:
宋時豪士石曼卿,帝命作主芙蓉城。
我才比石萬無一,半世虛負(fù)狂直名。
年來似有喪心疾,薦共引鯀辜蒼生。
天誅未加公論沸,日夕惟待鼎鑊烹。
何哉異夢出非想,忽遇仙老談?wù)媲椤?br>謂予夙是文昌相,漏泄輕舉遭彈抨。
帝令謫墮飽憂患,且使兩足蹣跚行。
追思善步不可得,忽升妙術(shù)矧敢輕。
當(dāng)時廷議祗如此,汝悔當(dāng)復(fù)惟相迎。
稽首老仙謝慈憫,臣罪當(dāng)死天子明。
久之寂滅一大樂,斲棺待盡無他營。
老仙笑許汝可教,引領(lǐng)直上朝玉京。
通明大明二宮殿,林木蓊萃階瑤瓊。
芙蓉爛漫錦欲似,帝皇錫以主殿名。
賦詩奏謝九拜起,玉音嘉獎傍觀榮。
癡人說夢聊一快,我獨(dú)知命不少驚。
只恐才非曼卿敵,相見慚汗應(yīng)如傾。
從今閉目需帝召,玉樓續(xù)記時當(dāng)成。
兒孫自有兒不福,與農(nóng)報國須勤耕。
注釋參考
久之
久之 (jiǔzhī) 很久,許久 for a long times 悵恨久之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h3>寂滅寂滅 (jìmiè) 消滅;消逝 fade out 樓下的人聲漸漸寂滅了 佛教用語?!澳鶚劇钡囊庾g。指超脫生死的理想境界 nirvana大樂
古代指典雅莊重的音樂。用于帝王祭祀、朝賀、燕享等典禮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大樂與天地同和,大禮與天地同節(jié)?!?漢 徐干 《中論·治學(xué)》:“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?!?唐 皮日休 《憂賦》:“大樂既沒,淫聲是起?!?/p>
(1).極大的快樂?!抖陶Z錄》卷二:“ 孟子 言萬物皆備於我,須反身而誠,乃為大樂?!?/p>
(2).指共同的快樂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緒言:“徧觀世法,捨大同之道而欲救生人之苦,求其大樂,殆無由也?!?/p>
官名。 秦 漢 奉常(太常)屬官有大樂令。 東漢 永平三年改大樂為大予樂,凡國祭祀掌其奏樂及大饗之樂舞。歷代因之。 宋 有大樂令, 元 有大樂署, 明 置神樂觀,亦屬太常。參閱《通典·職官七》、《續(xù)通典·職官七》。
斲棺
亦作“斵棺”。劈開棺材?!度龂尽の褐尽ね趿鑲鳌罚骸?齊 崔杼 、 鄭 歸生 皆加追戮,陳尸斲棺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勛戚·陸炳恤典》:“至 高新鄭 再起,復(fù)嗾言路劾其罪狀,籍沒其家,且謂當(dāng)斵棺戮尸?!薄毒劳ㄑ浴でf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吾夫方死二十餘日,何不斵棺而取之?”
待盡
(1).猶待死?!肚f子·田子方》:“吾一受其成形,而不化以待盡?!?成玄英 疏:“唯當(dāng)端然待盡,以此終年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與王宣徽書》之三:“某衰疾日積,待盡丘園,每荷眷記,但深感切。”
(2).謂居喪盡禮。 宋 蘇舜欽 《亡妻鄭氏墓志銘》:“余時待盡于苫次,退而又哭于室中?!?/p>
無他
亦作“ 無它 ”。亦作“ 無佗 ”。1.沒有別的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;有放心則不知求。學(xué)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按藷o也,與民同樂也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內(nèi)相文獻(xiàn)楊公神道碑銘》:“圣人之道無它,至誠而已?!?/p>
(2).猶無恙;無害?!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若束手自詣,父子相見,保無佗也?!薄逗鬂h書·馬援傳》:“ 援 閒至 河內(nèi) ,過存 伯春 ,見其奴 吉 從西方還,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見 吉 ,欲問 伯春 無它否,竟不能言,曉夕號泣,婉轉(zhuǎn)塵中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德行》:“儻窀穸不為盜所發(fā),珠必?zé)o他?!?/p>
(3).無二心,專一?!秶Z·晉語三》:“其君子思其君,且知其罪,曰:‘必事 秦 ,有死無他。’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惟有貧賤,可以無他?!?宋 蘇軾 《徐州謝表》:“察孤危之易毀,諒拙直之無他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非憫其才,非憫其德,憫其方寸之無他也?!?/p>
葉李名句,紀(jì)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