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贈陳先生三首》:
木人手里揮泥劍,石女頭邊帶鐵花。
龍漢元年冬上巳,相逢一盞趙州茶。
注釋參考
龍漢
道教謂 元始天尊 年號之一。又為五劫之始劫?!端鍟そ?jīng)籍志四》:“道經(jīng)者,云有 元始天尊 ,生於太元之先,稟自然之氣,沖虛凝遠,莫知其極。所以説天地淪壞,劫數(shù)終盡,略與佛經(jīng)同。以為 天尊 之體,常存不滅。每至天地初開,或在 玉京 之上,或在 窮桑 之野,授以秘道,謂之開劫度人。然其開劫,非一度矣,故有 延康 、 赤明 、 龍漢 、 開皇 ,是其年號。其間相去經(jīng)四十一億萬載。” 唐 吳筠 《步虛詞》之九:“敢問 龍漢 末,如何闢乾坤?!?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上游天界》:“晃晃 彌羅宮 ,巍巍 鬱蕭殿 。始劫干 延康 ,大道超 龍漢 ?!?清 趙翼 《岣嶁碑歌》:“伊昔昏墊五行汨, 龍漢 餘劫留水厄。”亦稱“ 龍漢刼 ”。 清 錢謙益 《登齊云巖·謁玄天太素宮》詩:“ 東海 幾經(jīng)龍漢刼,北宮長列羽林軍。” 清 黃遵憲 《感事又寄丘仲閼》詩之二:“ 帝釋 亦愁龍漢刼,天災況值鼠妖年?!?/p>
元年
元年 (yuánnián) 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the first year of a reign上巳
舊時節(jié)日名。 漢 以前以農(nóng)歷三月上旬巳日為“上巳”; 魏 晉 以后,定為三月三日,不必取巳日?!逗鬂h書·禮儀志上》:“是月上巳,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,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?!薄端螘ざY志二》引《韓詩》:“ 鄭國 之俗,三月上巳,之 溱洧 兩水之上,招魂續(xù)魄。秉蘭草,拂不祥?!?唐 席元明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詩:“日惟上巳,時亨 有巢 。”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三月》:“三月三日上巳之辰,曲水流觴故事,起於 晉 時。 唐 朝賜宴 曲江 ,傾都褉飲踏青,亦是此意。”但也有仍取巳日者。 元 白樸 《墻頭馬上》第一折:“今日乃三月初八日,上巳節(jié)令, 洛陽 王孫士女,傾城翫賞?!?/p>
相逢
相逢 (xiāngféng) 彼此遇見;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一盞
(1).猶言一杯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作醬法》:“乞人醬時,以新汲水一盞和而與之,令醬不壞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二四回:“ 武松 吃了飯,那婦人雙手捧一盞茶,遞與 武松 ?!?/p>
(2).特指一杯酒。 唐 杜甫 《撥悶》詩:“聞道云安麴米春,纔傾一盞即醺人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馬僧》:“案上酒殽橫列,公飲巨觥,而以一盞見賜?!?/p>
(3).表數(shù)量。用于稱單個的燈火。 唐 白居易 《和李中丞與李給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》詩:“一盞寒燈云外夜,數(shù)盃溫酧雪中春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“那廚房里墻上掛著一盞油燈。”
趙州茶
相傳 趙州 ( 唐 代高僧 從諗 的代稱)曾問新到的和尚:“曾到此間么?”和尚說:“曾到?!?趙州 說:“喫茶去?!庇謫柫硪粋€和尚,和尚說:“不曾到?!?趙州 說:“喫茶去?!痹褐髀牭胶髥枺骸盀樯趺丛揭苍茊瞬枞?,不曾到也云喫茶去?” 趙州 呼院主,院主應諾。 趙州 說:“喫茶去?!?趙州 均以“喫茶去”一句來引導弟子領(lǐng)悟禪的奧義。見《五燈會元·南泉愿禪師法嗣·趙州從諗禪師》。后遂用為典故,并以“趙州茶”指寺院招待的茶水。《五燈會元·汾陽昭禪師法嗣·芭蕉谷泉禪師》:“﹝僧﹞曰:‘未審客來將何祇待?’師曰:‘ 云門 餬餅 趙州 茶?!?明 高啟 《廉上人水竹居》詩:“林下本采參玉板,不須更煑 趙州 茶?!?/p>
白玉蟾名句,贈陳先生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