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潘大臨《浯溪》:
公泛浯溪春水船,擊帆啼鳥青崖邊。
次山作頌今幾年,當時治亂春風前。
明皇聰明真晚謬,乾坤付與哥奴手。
骨肉何傷九廟焚,蜀山騎驢不回首。
天下寧知再有唐,皇帝紫袍迎上皇。
神器蒼忙吾敢惜,兒不終孝聽五郎。
父子幾何不豺虎,君臣寧能責胡虜。
南內(nèi)凄涼誰得知,人間稱家作端午。
平生不識顏真卿,去年不答高將軍。
老來讀碑淚橫臆,公詩與碑當共行。
不賞邊功寧有許,當殺奉皇猶敢語。
雨淋日炙字未論,千秋萬歲所鑒多。
注釋參考
父子
父子 (fù-zǐ) 父親和兒子,古時也指叔侄 father and son何不
何不 (hébù) 為什么不——用反問語氣,表示應該或可以 why not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豺虎
(1).豺與虎。泛指猛獸?!对姟ば⊙拧は锊罚骸叭”俗P人,投畀豺虎;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?!?晉 張載 《七哀詩》:“季世喪亂起,賊盜如豺虎?!?明 李東陽 《風雨嘆》詩:“山豗谷洶豺虎嘷,萬木盡拔乘波濤。” 清 陳鵬年 《新春雜感次韻和中山》:“蛟螭蟠地軸、豺虎踞天關?!?/p>
(2).喻兇狠can{1~1}暴的寇盜、異族入侵者。 漢 王粲 《七哀詩》:“ 西京 亂無象,豺虎方遘患?!?唐 杜甫 《久客》詩:“狐貍何足道,豺虎正縱橫?!?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國猷》:“當時 燕 薊 淪于 契丹 不能取,是中國與豺虎雜此土以處也?!?清 徐昂發(fā) 《鐵嶺關》詩:“緬昔豺虎鬭,百戰(zhàn)爭要害。” 鄧中夏 《過洞庭》詩:“問今為何世?豺虎滿道路?!?/p>
君臣
(1).君主與臣下?!兑住ば蜇浴罚骸坝懈缸?,然后有君臣;有君臣,然后有上下。” 唐 韓愈 《送浮屠文暢師序》:“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,文物事為之盛,其心有慕焉。” 宋 范仲淹 《陽禮教讓賦》:“侯以明之,罔替君臣之義;禮無違者,遂詣賓主之情?!?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黃陶庵集外詩》:“當日君臣荒樂,文武酣嬉之狀,如遇目前?!?/p>
(2).中醫(yī)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?!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胺街凭己沃^也? 岐伯 曰:‘主病之謂君,佐君之謂臣?!薄对企牌呋`》卷六六:“君臣相得,浮沉得度,藥物和合,即神仙之要妙也?!薄缎咽篮阊浴げ倘鸷缛倘鑸蟪稹罚骸?吳金 害了個寒癥, 陳小四 假意殷勤,贖藥調(diào)理。那藥不按君臣,一服見效, 吳金 死了。”
(3).指主食和副食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調(diào)飲啜》:“可見性好之物,多食不為祟也,但亦有調(diào)劑君臣之法,不可不知……肉與食較,則食為君而肉為臣?!痹敗?君臣佐使 ”。
胡虜
秦 漢 時稱 匈奴 為胡虜,后世用為與中原敵對的北方部族之通稱?!稘h書·晁錯傳》:“臣聞 漢 興以來, 胡 虜數(shù)入邊地。”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虜,無異口中蚤蝨?!?唐 李白 《子夜吳歌》之三:“何日平胡虜,良人罷遠征?!?宋 岳飛 《滿江紅·寫懷》詞:“壯志飢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 匈奴 血?!?明 王瓊 《雙溪雜記》:“當流賊內(nèi)亂之時,而胡虜不侵,猶能支也;設使胡虜又大舉入寇, 李公 等必束手無策矣?!?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《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》:“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,非胡虜之天下也。”
潘大臨名句,浯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