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盛某《題淡山巖》:
黃公丘壑人,閱遍山水奇。
晚觀淡巖作,獨(dú)許天下稀。
我初頗未信,及到乃愧之。
偉茲過奇特,驟睹心驚疑。
神靈蘊(yùn)幽秘,無乃弗許窺。
捫苔漸深入,嘆愕不自持。
穹窿但一石,轇轕周四維。
廣容千人騶,高建五丈旂。
巨勢裂地軸,虛窗豁天扉。
森然萬幕張,郁若曾云垂。
危磴過別洞,絕壁浮煙霖。
幽房瞰窈窕,屏榻如礱治。
云霞起坐隅,翠嵐著人衣。
頓覺從來山,榛莽翳土埠。
化石事茫昧,驅(qū)蛇知是非。
井臼儼遺處,芝田留舊畦。
云昔隱仙宅,此理固亦宜。
元柳跡不到,隱顯當(dāng)有時(shí)。
憶我半紀(jì)前,已與茲山期。
了然蘭臺夢,宛渡瀟江湄。
今來恍如昨,始悟非人為。
寧嗟擯幽邈,持爾足自怡。
無窮軒冕客,有幾能游斯。
注釋參考
不到
不到 (bùdào) 不足,少于… under;below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不周到 not thoughtful enough 我們是粗人,照顧不到,請多原諒隱顯
(1).隱沒與顯現(xiàn)。《荀子·天論》:“故道無不明,外內(nèi)異表,隱顯有常,民陷乃去。”《京氏易傳》卷下:“仰觀俯察在乎人,隱顯災(zāi)祥在乎天?!薄赌鲜贰る[逸傳上·漁父》:“落日逍遙渚際,見一輕舟陵波隱顯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今雖未見其畫,讀諸跋,常覺依稀隱顯,都在目中?!?王西彥 《鄉(xiāng)下朋友》:“眺望四下碧綠的田野,彎曲如畫的溪流,屏障似的遠(yuǎn)山和散落隱顯的村屋?!?/p>
(2).特指文義的含蓄和顯露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徵圣》:“故知繁略殊形,隱顯異術(shù)?!?清 龔自珍 《春秋決事比自序》:“考之孤文隻義之僅存,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?!?/p>
(3).偏指含蓄不露。 清 包世臣 《文譜》:“回互激射之法備,而后隱顯之義見矣?!?/p>
(4).默默無聞和名揚(yáng)遠(yuǎn)近。指失意和得意。《北史·儒林傳下·劉炫》:“隱顯人間,沉浮世俗?!?明 張三光 《蔣石原先生傳》:“且先生布素終身,隱顯一致,非獨(dú)令后世師吾儉也?!比纾何已垡娝麄兊纳岭[顯。
有時(shí)
(1).有時(shí)候。表示間或不定?!吨芏Y·考工記·序》:“天有時(shí)以生,有時(shí)以殺;草木有時(shí)以生,有時(shí)以死。” 唐 張喬 《滕王閣》詩:“疊浪有時(shí)有,閒云無日無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一:“ 滿生 心里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,卻也有時(shí)念及,心上有些遣不開。” 周而復(fù)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三:“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(gè)游樂場帶到另一個(gè)游樂場,有時(shí)坐下來看一陣,有時(shí)站在那里停一會?!?/p>
(2).謂有如愿之時(shí)。 唐 李白 《行路難》詩之一:“長風(fēng)破浪會有時(shí),直掛云帆濟(jì)滄海。” 唐 劉云 《婕妤怨》詩:“秋扇尚有時(shí),妾身永微賤!”
盛某名句,題淡山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