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漢儒家畜聲伎,唐人例有音學
出自元代王惲《黑漆弩·游金山寺》:
鄰曲子嚴伯昌,嘗以《黑漆弩》侑酒。
省郎仲先謂余曰:“詞雖佳,曲名似未雅。
若就以‘江南煙雨’目之何如?”予曰:“昔東坡作《念奴》曲,后人愛之,易其名為《酹江月》,其誰曰不然?”仲先因請余效顰。
遂追賦《游金山寺》一闋,倚其聲而歌之。
昔漢儒家畜聲伎,唐人例有音學。
而今之樂府,用力多而難為工,縱使有成,未免筆墨勸淫為俠耳。
渠輩年少氣銳,淵源正學,不致費日力于此也。
其詞曰:蒼波萬頃孤岑矗,是一片水面上天竺。
金鰲頭滿咽三杯,吸盡江山濃綠。
蛟龍慮恐下燃犀,風起浪翻如屋。
任夕陽歸棹縱橫,待償我平生不足。
注釋參考
儒家
儒家 (Rújiā) 崇奉孔子學說的學派。其學派崇尚“禮樂”和“仁義”,提倡“忠恕”和“中庸”之道。主張“德治”、“仁政”,重視lun{1-1}理關(guān)系 the Confucianists聲伎
(1).亦作“ 聲妓 ”。舊時宮廷及貴族家中的歌姬舞女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順帝紀上》:“ 融 外戚家,雖好儒術(shù),而服飾甚麗。坐絳紗帳,侍婢數(shù)十,聲妓不乏於前?!薄逗鬂h書·皇后紀下·陳夫人》:“ 陳夫人 者,家本 魏郡 ,少以聲伎入 孝王 宮,得幸,生 質(zhì)帝 ?!薄缎绿茣じ咦谌畟鳌罚骸疤煜抡渥套H怪充于家,供帳聲伎,與天子等?!?宋 蘇軾 《韓魏公醉白堂記》:“府有餘帛,廩有餘粟,而家有聲妓之奉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兄還不知 阮鬍子 漏網(wǎng)餘生,不肯退藏,還在這里蓄養(yǎng)聲伎,結(jié)納朝紳?!?/p>
(2).亦作“ 聲技 ”。指歌舞等技藝。《南史·張欣泰傳》:“ 欣泰 負弩射雉,恣情閑放,聲伎雜藝,頗多開解?!?宋 蘇軾 《賜文武百寮太師文彥博已下上第四表請舉樂不允批答》:“吾之本性,以清凈寂寞為樂,雖在平日,無游觀聲技之念?!薄督鹗贰ぺw興詳傳》:“近臣獻琵琶, 世宗 卻之,謂 興詳 曰:朕憂勞天下,未嘗以聲伎為心?!?/p>
唐人
(1).指 唐 代人?!端问贰の脑穫髁っ总馈罚骸肮诜?唐 人,風神蕭散,音吐清暢?!?/p>
(2).指 中國 人。 元 吳鑒 《<島夷志略>序》:“自時厥后, 唐 人之商販者,外蕃率待以命使臣之禮?!薄睹魇贰ね鈬鴤魑濉ふ媾D》:“ 唐 人者,諸番呼華人之稱也,凡海外諸國盡然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二·漢人唐人秦人》:“昔予在禮部,見四譯進貢之使,或謂 中國 為漢人,或曰 唐 人。謂 唐 人者,如 荷蘭 暹羅 諸國。蓋自 唐 始通 中國 ,故相沿云爾?!?聞一多 《洗衣歌》:“你說洗衣的買賣太xia{1*1}賤,肯xia{1*1}賤的只有 唐 人不成?”又,華僑或亦自稱 唐 人。
音學
音韻學的舊稱。 清 顧炎武 《<音學五書>序》:“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,為音學之一變?!?清 曾國藩 《苗先簏墓志銘》:“ 高郵 大儒 王氏 念孫 父子,聞君之説,禮先於君,遂與暢論音學源流,由是譽望日隆?!?/p>
王惲名句,黑漆弩·游金山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