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杜范《道傍見梅》:
一樹棲殘雪,不禁春夜霜。
香飄非寶篆,粉褪厭時妝。
且合收余白,應難待晚黃,自便籬落好,榛棘不相妨。
注釋參考
寶篆
(1).指傳說中鳳凰授與帝 堯 的圖璽,以其章如篆,故稱。后以喻象征天命的圖箓。 唐 王勃 《<乾元殿頌>序》:“靈爻密發(fā),八方昭大有之和;寶篆潛開,六合啟同人之會?!眳⒁姟?寶圖 ”。
(2).熏香的美稱。焚時煙如篆狀,故稱。 宋 黃庭堅 《畫堂春》詞:“寶篆煙消龍鳳,畫屏云鎖瀟湘?!?元 陳基 《寄玉山詩》:“寶篆焚香留睡鴨,綵箋行墨寫來禽。” 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榮壽》:“愛寸草春暉,衣紫拖朱滿膝前。焚寶篆,齊稽手三星,謝天憐念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媲美》:“俺自會誦真經,焚寶篆,把梵心洗,待來生奉帚操箕。”
時妝
亦作“ 時粧 ”。1.時興的裝飾,打扮。《全唐詩》卷七八四載《御制春游長句》:“比屋管弦呈妙曲,連營羅綺鬭時妝?!?況周頤 《蕙風詞話續(xù)編》卷一:“閨人時妝,鬒髮覆額,如黝髹可鑑?!?/p>
(2).當代通行的裝飾,打扮。 宋 文天祥 《保州道中》詩:“村落有古風,人間無時粧?!?/p>
見“ 時妝 ”。
杜范名句,道傍見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