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樂麋鹿游,緇白初不渝
出自宋代王洋《和伯氏寄周秀實(shí)》:
相親即噓濡,上忘即江湖。
事理去取間,情分乃異區(qū)。
周侯瑚璉器,晚乃擲道管。
異書窺蔡叟,潛論發(fā)王符。
夜諷恒至卯,朝飯或逾哺。
置之轉(zhuǎn)徒流,奈此臭味殊。
置之翰墨場(chǎng),勇往無於菟。
雖乏三寸舌,自保千金軀。
山巔富蔬菜,渚牙長菰蒲。
屈曲一徑寬,於焉寄其孥。
非藥亦非餌,問君何歡娛。
所樂麋鹿游,緇白初不渝。
我於聞道新,齧肺方噬膚。
喜翁新經(jīng)過,已辨煮瓠壺。
我有甑中塵,翁無竹里廚。
相見期一笑,良勝醉叫呼。
水花正棄容,小伐隨輕鳧。
注釋參考
麋鹿游
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臣聞 子胥 諫 吳王 , 吳王 不用,乃曰:‘臣今見麋鹿游 姑蘇之臺(tái) 也?!癯家嘁妼m中生荊棘,露霑衣也。”后因以“麋鹿游”比喻繁華之地變?yōu)榛臎鲋?,暗示國家淪亡。 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應(yīng)聘》:“遠(yuǎn)害朝看麋鹿游,蒙筐篚親相叩?!?清 林旭 《虎丘道上》詩:“新愁舊恨相隨續(xù),舉目真看麋鹿游?!?/p>
緇白
僧俗人士。緇指僧徒,白指俗人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懺悔禮佛文》:“必欲洗濯臣民,奬導(dǎo)緇白?!?唐 法海 《六祖大師緣起外紀(jì)》:“次年春,師辭眾歸 寶林 , 印宗 與緇白送者千餘人?!?清 龔自珍 《<zhi{1|1}那古德遺書>序》:“既寫定,藏之 羽琌 之山。 zhi{1|1}那 緇白,容有續(xù)九流、諟古今,審正變者焉?!?/p>
不渝
不改變?!对姟む嶏L(fēng)·羔裘》:“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。” 毛 傳:“渝,變也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風(fēng)雨急而不輟其音,霜雪零而不渝其色。”《好逑傳》第十八回:“節(jié)義以不渝為奇,而不渝于曖昧之時(shí)為更奇?!?zhou{1-1}恩{1~1}來 《在柬埔寨王國會(huì)議和國民議會(huì)聯(lián)席會(huì)議上的講話》:“維護(hù)世界和平,同世界各國友好合作,是 中國 堅(jiān)守不渝的外交政策?!?/p>
王洋名句,和伯氏寄周秀實(shí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