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于石《呼兒》:
澗深飛瀑寒,云破斷崖碧。
呼兒入深林,掃此松下石。
澹然忘世故,一枕聊自適。
夢斷山月高,孤猨嘯青壁。
注釋參考
飛瀑
即瀑布。因其勢飛流而下,故稱。 唐 司空圖 《二十四詩品·典雅》:“眼琴緑陰,上有飛瀑。” 清 林則徐 《即目》詩:“飛瀑正拖千嶂雨,斜陽先放一峰晴?!?劉大白 《丁寧(二)》詩:“這是你心里的飛瀑,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聲?!?/p>
斷崖
亦作“ 斷厓 ”。陡峭的山崖。 唐 周賀 《寄新頭陀》詩:“遠(yuǎn)洞省穿湖底過,斷崖曾向壁中禪?!?宋 辛棄疾 《清平樂·檢校山園書所見》詞:“斷崖脩竹,竹里藏冰玉。” 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﹝ 修黎 ﹞嘗曰:‘吾幼即愛山河林壑之幽寂,游戲于斷厓絶壁之為危險(xiǎn),吾伴侶也?!?華山 《遠(yuǎn)航集·窯洞陣地戰(zhàn)》:“光線從通到外面斷厓上的氣孔里,透視到人住的窯洞里。”
于石名句,呼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