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雖遭放還,未必非得亡
出自宋代趙蕃《偶詠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之句感孟浩然事作》:
吾評孟浩然,雅意作詩人。
死經(jīng)四百載,賦詩名愈新。
爵祿豈不賞,不義寧賤貧。
身雖遭放還,未必非得亡。
注釋參考
放還
釋放回家?!吨軙っ鞯奂o(jì)》:“及諸村民一家有犯,乃及數(shù)家而被遠(yuǎn)配者,并宜放還?!薄端疂G傳》第四七回:“二位放心,我這封親筆書去,少刻定當(dāng)放還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小姊妹!他們捉了我們五六個人!他們不放還,我們拚性命?!?/p>
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(shí)也。——漢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得亡
見“ 得無 ”。
趙蕃名句,偶詠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之句感孟浩然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