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宗元豫《七夕集曉榭》:
逃暑偏宜竹,觀云更有臺(tái)。
雙星天上會(huì),二妙日南來。
露逼楓林老,涼催菊蕊開。
白頭甘抱拙,那望鵲橋回。
注釋參考
白頭
白頭 (báitóu) 白頭發(fā),多指年老 hoary head 少白頭 白頭到老 老年 old age 不署名的 unsigned 白頭帖子(不署名的字帖兒) 白頭材料抱拙
持守愚拙。謂不投機(jī)取巧?!豆抛鹚拚Z(yǔ)錄》:“ 云峯 悅禪師 語(yǔ)録《頌古》:‘抱拙 少林 已九年, 趙州 忽長(zhǎng)庭前柏,可憐無限守株人,寥寥坐對(duì)千峯色。’” 元 揭傒斯 《題<淵明撫松圖>》詩(shī):“抱拙辭下邑,曠然獲所安?!?清 宗元豫 《七夕集曉榭》詩(shī):“白頭甘抱拙,那望鵲橋迴。”
鵲橋
鵲橋 (quèqiáo) 古代民間傳說天上的織女七夕(每年農(nóng)歷七月初七晚上)渡銀河與牛郎相會(huì),喜鵲來搭引渡橋,叫做鵲橋 a chance for meeting of lovers after long departure 鵲橋相會(huì)(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別后短暫團(tuán)聚)宗元豫名句,七夕集曉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