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門爭騖貨趨肆,求貨安知于此市
出自宋代晁補之《送李端叔從定州先生辟》:
中山老帥巖廊姿,不用猶作諸侯師。
毛錐變化有風(fēng)雨,余事亦足疲群兒。
龍門爭騖貨趨肆,求貨安知于此市。
百年用舍我何有,一語重輕人取是。
李君懷璞世又嗤,世人不寶公收之,乃知士固伸所知。
黃金鑄作鍾子期,不如宴子共一時。
時平關(guān)鍵一臂持,于何用此賓主為。
鞭長未可施馬腹,要以高名詟殊俗。
應(yīng)戴接罹攜葛強,笑談過市人隘坊。
勿憶平山如峴首,它日我名同不朽。
有年公昔但吟詩,無事君今姑飲酒。
只憂我似蠹書魚,無復(fù)驤首鳴鹽車。
一麾儻許從方伯,要著韎韋親丈席。
登臨相與看劉公,長嘯犬羊空漠北。
注釋參考
龍門
龍門 (lóngmén) 楚國都城郢城(現(xiàn)在在湖北省江陵縣西北)的東門 the east city gate of the capital of Chu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475-221 B.C.爭騖
爭相追逐;爭相驅(qū)馳。 唐 王勃 《上吏部裴侍郎啟》:“雖 沉 謝 爭騖,適先兆 齊 梁 之危; 徐 庾 竝馳,不能免 周 陳 之禍?!?明 唐順之 《送太平守江君序》:“余惟 交南 距 中國 萬里許,且夫以北土能寒之人,而爭騖于毒利暑濕瘴癘之域,以轉(zhuǎn)餉之艱,而當(dāng)自食其地之逸……此兵家之忌?!?/p>
于此
(1).在此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順天道以殺伐,時休息於此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依世尚同,詭時則異。有一於此,兩非默置?!?/p>
(2).如此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思計此變,無傷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(fù)還之?!?/p>
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碑》:“獨 韓文公 起布衣,談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從公,復(fù)歸于正,蓋三百年於此矣。”
晁補之名句,送李端叔從定州先生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