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逃虐魃知何地,自起乖龍不待雷
出自宋代強至《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喜雨應(yīng)禱》:
合書時雨奏銀臺,潤澤從今遍九垓。
應(yīng)禱豈惟三日后,為霖曾是十年來。
已逃虐魃知何地,自起乖龍不待雷。
無數(shù)公堂森賀笏,盡同秋種荷陶坯。
注釋參考
虐魃
兇暴的旱神。 唐 李商隱 《賽荔浦縣城隍神文》:“無假怒於潛龍,勿縱威於虐魃?!?/p>
乖龍
傳說中的孽龍。 唐 白居易 《偶然》詩之一:“乖龍藏在牛領(lǐng)中,雷擊龍來牛枉死?!?宋 黃休復(fù) 《茅亭客話》卷五:“世傳乖龍者,苦於行雨,而多方竄匿,cang{1|1}人身中,或在古木楹柱之內(nèi),及樓閣鴟甍中,須為雷神捕之。” 清 趙翼 《棲賢寺瀑布》詩:“咆bo{1~1}起吼聲,震破乖龍瞶?!?/p>
不待
不待 (bùdài) 不必,不用;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,他就走了強至名句,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喜雨應(yīng)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