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沂孫《齊天樂》
十洲三島曾行處,離情幾番凄惋。墜葉重題,枯條舊折,蕭颯那逢秋半。登臨頓懶。更葵箑難留,苧衣將換。試語(yǔ)孤懷,豈無(wú)人與共幽怨。遲遲終是也別,算何如趁取,涼生江滿。掛月催程,收風(fēng)借泊,休憶征帆已遠(yuǎn)。山陰路畔??v鳴壁猶蛩,過樓初雁。政恐黃花,笑人歸較晚。
注釋參考
十洲三島
傳說(shuō)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王樂仙得道》:“某於十洲三島,究訪并無(wú)此人名籍,后檢 蓬萊 謫籍中,始見其名氏鄉(xiāng)里也?!?元 李好古 《張生煮?!返诙郏骸澳憧茨强~渺間十洲三島,微茫處閬苑 蓬萊 。”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鬧華光廟》:“ 魏生 此時(shí),恍恍惚惚,如已在十洲三島之中矣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島乎!”參見“ 十洲 ”、“ 三島 ”。
行處
(1).隨處;到處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詩(shī)之二:“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(lái)稀。” 元 湯式 《賞花時(shí)·戲賀友人新娶》套曲:“翠袖分香行處有,綵筆生花夢(mèng)境熟?!?清 孫枝蔚 《雨》詩(shī):“浮生憐物態(tài),行處觸長(zhǎng)吟。”
(2).走過的地方。 前蜀 韋莊 《嘆落花》詩(shī):“ 西子 去時(shí)遺笑靨, 謝娥 行處落金鈿。”
離情
(1).絕離qing{1-1}欲?!豆茏印?guó)蓄》:“以正人籍謂之離情,以正戶籍謂之養(yǎng)贏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:“《海王篇》‘藉於人,此隱情也’,《輕重甲篇》‘藉於萬(wàn)民,是隱情也’,彼二篇言‘隱情’,此言‘離情’,離與隱可為互訓(xùn)。蓋隱則離,離則隱矣。意謂使人絶離qing{1-1}欲也?!?/p>
(2).別離的情緒?!段倪x·任昉<出郡傳舍哭范仆射>詩(shī)》:“將乖不忍別,欲以遣離情。” 李善 注:“言將乖之初,不忍便訣;欲離少選之頃,以遣離曠之情也?!?唐 謝逸 《柳梢青》詞:“無(wú)限離情,無(wú)窮江水,無(wú)邊山色?!?魏巍 《誰(shuí)是最可愛的人·依依惜別的深情》:“在志愿軍就要跟他們分手的日子,深深的離情卻牽著他們的心?!?/p>
凄惋
哀怨?!妒勒f(shuō)新語(yǔ)·賢媛》“ 桓宣武 平蜀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妒記》:“﹝郡主﹞見 李 在窗梳頭,姿貌端麗,徐徐結(jié)髮,斂手向主,神色閑正,辭甚悽惋?!?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上:“於是援箜篌而鼓之,作《公無(wú)渡河》之曲,聲甚悽惋,曲終自投河而死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懿宗咸通十二年》:“上與 郭淑妃 思公主不已。樂工 李可及 作《嘆百年曲》,其聲悽惋。” 明 李東陽(yáng) 《麓堂詩(shī)話》:“《劉長(zhǎng)卿集》,悽惋清切,盡羈人怨士之思?!?/p>
哀傷。 宋 陳恕可 《齊天樂·馀閑書院擬賦蟬》詞:“琴絲宛轉(zhuǎn)。弄幾曲新聲,幾番凄惋。” 清 陳裴之 《香畹樓憶語(yǔ)》:“惟覺凄惋太甚耳?!?/p>
哀傷。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二二回:“ 賈政 一聞此言,連忙答應(yīng)幾個(gè)‘是’,又勉強(qiáng)勸了 賈母 一回酒,方才退出去了。回至房中,只是思索,翻來(lái)復(fù)去,甚覺凄惋?!?柳青 《狠透鐵》一:“他說(shuō)得那樣凄惋、傷心,弄得大伙哭笑不得?!?/p>
王沂孫名句,齊天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