鶴鳴月高夜三更,報秋不勞桐葉聲
出自宋代張耒《謝黃師是惠碧瓷枕》:
鞏人作枕堅且青,故人贈我消炎蒸。
持之入室涼風(fēng)生,腦寒發(fā)冷泥丸驚。
夢入瑤都碧玉城,仙翁支頤飯未成。
鶴鳴月高夜三更,報秋不勞桐葉聲。
我老耽書睡苦輕,遶床惟有書縱橫。
不如華堂伴玉屏,寶鈿敧斜云髻傾。
注釋參考
鶴鳴
(1).《詩·小雅·鶴鳴序》:“誨 宣王 也。” 鄭玄 箋:“教 宣王 求賢人之未仕者。”后因以“鶴鳴”指賢者隱居之義。《后漢書·楊震傳》:“今野無《鶴鳴》之嘆,朝無《小明》之悔?!?唐 錢起 《秋霖曲》:“鶴鳴蛙躍正及時,豹隱蘭凋亦可悲。”
(2).謂彈奏《別鶴操》。比喻夫妻分離。 唐 陳子昂 《鴛鴦篇》:“烏啼倦永夕,鶴鳴傷別離?!?/p>
(3).《韓非子·十過》:“ 師曠 不得已,援琴而鼓。一奏之,有玄鶴二八,道南方來,集於郎門之垝。再奏之而列。三奏之,延頸而鳴,舒翼而舞?!焙蠹匆浴苞Q鳴”贊揚(yáng)琴聲優(yōu)美感人。 元 鮮于必仁 《折桂令·琴》曲:“拂瑤琴彈到鶴鳴,自謂防心,誰識高情。”
三更
三更 (sāngēng) 第三更,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the third watch——midnight張耒名句,謝黃師是惠碧瓷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祝堯齡、北極齊尊,南山共久作者:柳永作品:永遇樂(二之一·歇指調(diào))
- 間醉想同莎外石,冷吟知共夜深燈作者:張日損作品:寄天臺王煉師兼呈邑宰
- 不敢持毫強(qiáng)羞縮,喜公心已厭丹青
- 萬間庇士豈不欲,環(huán)視柰無余地何
- 此邦固是吳楚會,風(fēng)淳土樸衣冠稠
- 病馀相對兩枯椿,霜發(fā)毿毿映暖窗作者:釋梵琮作品:訪育王東堂空叟和尚夜話
- 掃除狂習(xí)氣,謝絕醉朋儔。
- 驀涼飚、一陣卷潮來,驚飛去作者:戴山隱作品:滿江紅(風(fēng)前斷笛)
- 放翁老手竟超然,俗子何由與作緣作者:陸游作品: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
- 登車上馬,倏忽云散作者:王維作品:酬諸公見過(時官未出,在輞川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