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泂《金陵雜興二百首》:
似玉如酥最有情,一香熏徹萬愁醒。
多應(yīng)無奈花相惱,故繞茶醾架底行。
注釋參考
多應(yīng)
大概,多半是。 唐 李宣古 《聽蜀道士琴歌》:“人間豈合值仙蹤,此別多應(yīng)不再逢?!?宋 曾慥 《類說》卷四九:“定知我死在汝后,多應(yīng)汝死在我前。” 元 劉庭信 《粉蝶兒·美色》曲:“説甚么芳卿性純,秋娘豐韻。多應(yīng)他懶住蟾宮,潛下仙階,謫降凡塵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二回:“多應(yīng)這廝走入村中樹林里去了?!?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聞試》:“探偵人已歸,探偵人已歸??此麅深a笑容堆,多應(yīng)有機會。”
無奈
無奈 (wúnài) 沒有別的辦法 have no choice;cannot help but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,只得取消會議 表示“惋惜”的轉(zhuǎn)折 however;but花相
古稱牡丹為花王,芍藥為花相。 宋 楊萬里 《多稼亭前兩檻芍藥紅白對開二百朵》詩:“好為花王作花相,不應(yīng)只遣侍 甘泉 ?!痹ⅲ骸罢摶ㄕ咭阅档ね酰炙幗??!?/p>
底行
猶施行?!稌じ尢罩儭罚骸半扪曰?,可底行?!?蔡沉 集傳:“ 皋陶 謂我所言順於理,可致之於行?!?/p>
蘇泂名句,金陵雜興二百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