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清之《燈薪》:
小草虛心不染塵,傳燈會上屢焚身。
光明一點元無盡,漫結(jié)空花作好春。
注釋參考
小草
(1).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統(tǒng)稱?!稑犯娂で迳糖o二·前溪歌之五》:“黃瓜是小草,春風(fēng)何足嘆?!?明 楊慎 《續(xù)百一詩》之十五:“葛藟縈樛木,兔絲附女蘿;夭夭二小草,洪蔭仰巨柯。”
(2).中藥遠(yuǎn)志苗別名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七:“遠(yuǎn)志苗曰小草,根曰遠(yuǎn)志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 謝公 始有 東山 之志,后嚴(yán)命屢臻,勢不獲已,始就 桓公 司馬。于時人有餉 桓公 藥草,中有遠(yuǎn)志。公取以問 謝 :‘此藥又名小草,何一物而有二稱?’ 謝 未即答。時 郝隆 在坐,應(yīng)聲答曰:‘此甚易解,處則為遠(yuǎn)志,出則為小草?!?謝 甚有愧色。 桓公 目 謝 而笑曰:‘ 郝參軍 此過乃不惡,亦極有會。’”后以小草喻平庸。亦含雖懷遠(yuǎn)志而遭際不遇之慨。 宋 陸游 《澗松》詩:“藥出山來為小草,楸成樹后困長藤?!?金 元好問 《洞仙歌》詞:“似山中遠(yuǎn)志,謾出山來,成個甚,只是人間小草!” 明 吳承恩 《賞花釣魚謝表》:“臣等小草,愧乎出山涸轍?!?/p>
(3).指茶葉。 宋 張祁 《答人覓茶》詩:“內(nèi)家新賜密云龍,只到調(diào)元六七公;賴有家山供小草,猶堪詩老薦春風(fēng)。”
(4).草稿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秦宓傳》:“愿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,民請為明府陳其本紀(jì)?!?清 查慎行 《自題癸未以后詩稿》詩:“論卷排成手自刪,多慚小草落人間?!?/p>
(5).謂草書之字形小巧者。 唐 懷素 有《小草千字文》。 宋 陸游 《村圃》詩:“小草臨池學(xué),新詩滿竹題?!?明 陸深 《書輯》:“ 羲 獻(xiàn) 之書,謂之今草;結(jié)構(gòu)微眇者,謂之小草。”
虛心
虛心 (xūxīn) 謙虛;不自滿、不自大 open-minded;modest 虛心使人進(jìn)步,驕傲使人落后 虛心以納下?!啤?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 心虛,心有所愧而膽怯 timid;cowardly染塵
沾染紅塵。指僧人犯俗?!独蠚堄斡浝m(xù)集遺稿》第四回:“況且初次染塵,必須大大的寫筆功德錢,這錢誰也不能得,收在公賬上應(yīng)用?!?/p>
傳燈
亦作“ 傳鐙 ”。1.佛家指傳法。佛法猶如明燈,能破除迷暗,故稱。 唐 崔顥 《贈懷一上人》詩:“傳燈遍都邑,杖錫游王公?!?唐 劉禹錫 《送僧元暠南游》詩:“傳鐙已悟無為理,濡露猶懷罔極情?!?五代 李中 《貽毘陵正勤禪院奉長老》詩:“愿作傳燈者,忘言學(xué)浄名。” 清 薛雪 《一瓢詩話》:“ 杜 詩云:‘毫髮無遺恨,波瀾?yīng)毨铣伞?,最為詩家傳燈衣鉢?!?/p>
(2).指佛像前或人將死時腳后的長明燈。 唐 杜甫 《望牛頭寺》詩:“傳燈無白日,布地有黃金?!?仇兆鰲 注:“ 趙 曰:‘此長明燈也,借傳燈言之?!薄都t樓夢》第十四回:“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,那應(yīng)佛僧正開方破獄,傳燈照亡,參 閻君 ,拘都鬼,延請 地藏王 ,開金橋,引幢旛?!?王闿運 《衡州西禪寺碑》:“見傳燈之欲滅,感大宅之先壞?!?/p>
會上
會試時考上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六回:“怎得我這 華軒 世兄下科高中了,同我們這 唐二老爺 一齊會上進(jìn)士?!?/p>
焚身
焚燒身體。舊時宗教信徒以之作為一種祈禱、贖罪行為?!斗ㄔ分榱帧肪砣模骸叭羲鶄鳠o謬者,當(dāng)使焚身之后舌不焦?fàn)€?!?宋 郭彖 《睽車志》卷一:“自言所積惡業(yè)至重,須焚身以懺?!?魯迅 《而已集·略談香港》:“一個和尚去告狀追債,而債戶商同通事,將他的狀子改成自愿焚身了?!?/p>
猶喪生。焚,通“ 僨 ”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跋笥旋X以焚其身,賄也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引 服虔 曰:“焚,讀曰僨;僨,僵也。為生齒牙,僵仆其身?!焙笥靡员扔饕蜇澙蚍e財而得禍。 唐 沉仲 《象環(huán)賦》:“取其焚身之齒,奮其截肪之色。”
鄭清之名句,燈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