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今好去相與娛,馬牛寧得加我呼
出自宋代趙蕃《曾季明經(jīng)過相見聞壽岡先生掛冠之報且承動靜》:
夫子文章何所如,高處直命騷為奴。
世人共誦詞人賦,不道雕蟲羞壯夫。
兒時聞公薌林社,既見則喜已白須。
公亦與我自言志,笑謂此客向來無。
昨傳得官隸王都,且復將試齊相壺。
岐江嚴湍浪饒舌,愛公愿公吾道扶。
今知謝事歸懸車,食可無肉寒須襦。
再三問公近起居,復道今腴非昔癯。
君今好去相與娛,馬牛寧得加我呼。
絕代幽居在空谷,市門三五方當壚。
注釋參考
好去
送別之詞。猶言好走,一路平安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皆自送 張郎 曰:‘好去,若因行李,時復相過。’” 唐 劉餗 《隋唐嘉話》卷上:“出廟門百許步,聞后有大聲曰:‘ 李僕射 好去?!?唐 白居易 《南浦別》詩:“一看腸一斷,好去莫迴頭?!?元 馬致遠 《耍孩兒·借馬》套曲:“道一聲好去,早兩淚雙垂。”
相與
相與 (xiāngyǔ) 副詞。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??勺g為“共同” together;deal with sb.;get along with sb. 舍人相與諫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卒相與歡。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。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(fā)也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?因相與言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馬牛
(1).馬和牛?!稌べM誓》:“無敢寇攘,踰垣墻,竊馬牛。” 唐 韓愈 《獲麟解》:“然麟之為物,不畜於家,不恒有於天下,其為形也不類,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?!?/p>
(2).牛馬。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驅(qū)使從事艱苦勞動的人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尊堂病廢,不能理家人生產(chǎn);弟坐食,一無所操作,賢夫婦何為作馬牛哉!” 蔣智由 《有感》詩:“凄涼讀盡 zhi{1|1}那 史,幾箇男兒非馬牛!”
趙蕃名句,曾季明經(jīng)過相見聞壽岡先生掛冠之報且承動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