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汪元量《感慈元殿事》:
翠華扶輦出彤庭,蜜炬星繁天未明。
鵷鷺?lè)中薪蟿e,熊羆從駕雨中行。
綠波淼淼浮三殿,紫禁沈沈斷六更。
惟有周遭山似洛,不堪回首淚縱橫。
注釋參考
分行
分行 (fēnháng) 銀行的分支機(jī)構(gòu) branch(of a bank) 國(guó)內(nèi)分行江上
(1).江岸上?!秴问洗呵铩ぎ悓殹罚骸癌z 伍員 ﹞因如 吳 。過(guò)於 荊 ,至 江 上,欲涉。”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:“ 吳 人憐之,為立祠於 江 上,因命曰 胥山 ?!?南朝 宋 鮑照 《發(fā)后渚》詩(shī):“ 江 上氣早寒,仲秋始霜雪?!?唐 岑參 《餞王崟判官赴襄陽(yáng)道》詩(shī):“津頭 習(xí)氏宅 , 江 上 夫人城 ?!?沉尹默 《燕歸梁》詞:“江上花開(kāi)趁蝶尋,拚買(mǎi)醉千金。”
(2).江面上。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:“ 伍胥 遂與 勝 獨(dú)身步走,幾不得脫。追者在后。至 江 ,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,知 伍胥 之急,乃渡 伍胥 。” 唐 崔顥 《黃鶴樓》詩(shī):“日暮鄉(xiāng)關(guān)何處是?煙波 江 上使人愁?!?宋 蘇軾 《江神子·江景》:“忽聞江上弄哀箏,苦含情,遣誰(shuí)聽(tīng)?” 清 黃景仁 《太白墓》詩(shī):“清風(fēng) 江 上灑然來(lái),我欲因之寄微慕。”
(3).江中。 宋 蘇轍 《初發(fā)嘉山》詩(shī):“洗硯去殘墨,遍水如黑霧。至今江上魚(yú),頂有遺墨處?!?/p>
熊羆
(1).熊和羆。皆為猛獸。因以喻勇士或雄師勁旅。《書(shū)·牧誓》:“尚桓桓,如虎如貔,如熊如羆。”《書(shū)·康王之誥》:“則亦有熊羆之士,不二心之臣,保乂王家?!?唐 楊炯 《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》:“勝殘去殺,上馮宗廟之威;禁暴戢姦,下藉熊羆之用?!?元 朱守諒 《秋夜偶成》詩(shī):“暫止熊羆消大暑,秋深云合殄妖氛?!?黃燮清 《黃天蕩懷古》詩(shī):“八千勁旅走熊羆,曾斷 金 人十萬(wàn)師。”
(2).指生男之兆。語(yǔ)本《詩(shī)·小雅·斯干》:“大人占之,維熊維羆,男子之祥。”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高柔傳》:“而頃皇子連多夭逝,熊羆之祥,又未感應(yīng)羣下之心,莫不悒戚。” 唐 李群玉 《哭小女癡兒》詩(shī):“平生未省夢(mèng)熊羆,稚女如花墜曉枝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大宋畢姻》:“更須夸蘭玉祥開(kāi),何必慮熊羆占緩?!?/p>
(3).指帝王得賢輔。典出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“ 西伯 將出獵,卜之,曰‘所獲非龍非彲,非虎非羆,所獲霸王之輔’。於是 周 西伯 獵,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陽(yáng),與語(yǔ)大説……載與俱歸,立為師?!?西伯 ,指 周文王 。 唐 杜甫 《贈(zèng)崔十三評(píng)事公輔》詩(shī):“ 燕王 買(mǎi)駿骨, 渭老 得熊羆?!?宋 王安石 《送鄆州知府宋諫議》詩(shī):“舟檝 商巖 命,熊羆 渭水 占?!?/p>
(4).比喻貪殘的人。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愍命>》:“麒麟奔于九皋兮,熊羆羣而逸囿。” 王逸 注:“熊羆,猛獸,以喻貪殘也?!?/p>
從駕
(1).隨從皇帝出行?!逗鬂h書(shū)·方術(shù)傳上·郭憲》:“從駕南郊?!薄赌鲜贰ぶx朏傳》:“ 宋孝武帝 游 姑孰 ,敕 莊 攜 朏 從駕。” 宋 王鞏 《聞見(jiàn)近錄》:“ 紹圣 二年上元,幸 集禧觀 ,始出宮花賜從駕臣僚,各數(shù)十枝,時(shí)人榮之?!?/p>
(2).扈從或陪侍皇帝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程偉妻》:“ 漢 黃門(mén)郎 程偉 好黃白術(shù),娶妻得知 方 家女, 偉 常從駕出而無(wú)時(shí)衣,甚憂?!薄杜f五代史·唐書(shū)·莊宗紀(jì)八》:“今英主在上,天下一家,從駕精兵不下百萬(wàn)?!?元 袁桷 《李宮人琵琶行》:“憶昔從駕三十年,宮壼法錦紅茸氊?!?/p>
中行
(1).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?!墩撜Z(yǔ)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”
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廬先生墓志銘》:“先生默默,獨(dú)守中行。”
(3).中等德行?!盾髯印ぷ拥馈罚骸叭胄⒊龅?,人之小行也。上順下篤,人之中行也。”
(1).中軍?!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?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將中行?!薄秴窃酱呵铩し虿顑?nèi)傳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?!眳⒁?jiàn)“ 三行 ”。
(2).中列?!秴亲印?lì)士》:“於是 武侯 設(shè)坐廟廷,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減?!?/p>
(3). 唐 宋 時(shí),尚書(shū)省分六部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為“前行”,刑、戶為“中行”,工、禮為“后行”。見(jiàn) 宋 王溥 《唐會(huì)要·尚書(shū)省諸司上》。
(4).復(fù)姓。 漢 有 中行說(shuō) 。見(jiàn)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。
汪元量名句,感慈元殿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