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與義《九日示大圓洪{1-1}智》:
自得休心法,悠然不賦詩。
忽逢重九日,無奈菊花枝。
注釋參考
九日
(1).九個(gè)太陽。古代神話,謂天有十日,九日居大木之下枝,一日居上枝, 堯 使 后羿 射之,中九日。見《楚辭·招魂》、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外東經(jīng)》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愁霖賦》:“攀扶桑而仰觀兮,假九日於tian{1-1}皇?!?晉 傅玄 《雜詩》:“暘谷發(fā)清曜,九日棲高枝?!?清 顧炎武 《書女媧廟》詩:“彎弓不射九日落,蒼蒼列象生毛羽。”
(2).指農(nóng)歷九月九日重陽節(jié)。《藝文類聚》卷四引 南朝 梁 吳均 《續(xù)齊諧記》:“今世人每至九日,登山飲菊酒?!?唐 李白 《九日龍山飲》詩:“九日 龍山 飲,黃花笑逐臣?!?元 丁鶴年 《登定?;⒍咨健吩姡骸皷|海十年多契闊,西風(fēng)九日獨(dú)登臨?!?/p>
無奈
無奈 (wúnài) 沒有別的辦法 have no choice;cannot help but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,只得取消會(huì)議 表示“惋惜”的轉(zhuǎn)折 however;but花枝
(1).開有花的枝條。 唐 王維 《晚春歸思》詩:“春蟲飛網(wǎng)戶,暮雀隱花枝。” 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花亭佳偶》:“淺印花鞋小,斜插花枝鬢欲燒。” 蕭紅 《夏夜》: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,嘴里似乎咒我,她依過的那花枝,立刻搖閃不定了?!?/p>
(2).比喻美女。 前蜀 韋莊 《菩薩蠻》詞:“此度見花枝,白頭誓不歸?!?宋 張景修 《虞美人》詞:“旁人應(yīng)笑髯公老,獨(dú)愛花枝好。” 清 唐孫華 《五舫詩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》:“花枝斜倚鏡臺(tái)前,晚妝人倦嬌相向。”
陳與義名句,九日示大圓洪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