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聽僧昭素琴》
至和無攫AA7,至平無按抑。
不知微妙聲,究竟何従出。
散我不平氣,洗我不和心。
此心知有在,尚復(fù)此微吟。
注釋參考
心知
心智。知,同“ 智 ”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夫民有血?dú)庑闹?,而無哀樂喜怒之常?!?陸德明 釋文:“知,音智?!薄杜f唐書·柳公綽傳》:“寒暑滿天地之間,浹肌膚於外;好愛溢耳目之前,誘心知於內(nèi)?!?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性》:“人之血?dú)庑闹短斓刂咭??!?/p>
猶知心。指好友或情人。 唐 嚴(yán)維 《丹陽送韋參軍》詩:“ 丹陽 郭里送行舟,一別心知兩地秋。” 唐 李咸用 《送進(jìn)士劉松》詩:“滔滔皆 魯 客,難得是心知?!?明 馮夢(mèng)龍 《山歌·素帕》:“不寫情詞不寫詩,一方素帕寄心知?!?/p>
微吟
小聲吟詠?!稘h書·中山靖王劉勝傳》:“ 雍門子 臺(tái)微吟, 孟嘗君 為之於邑。” 宋 陸游 《一笑》詩:“半醉微吟不怕寒,江邊一笑覺天寬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自春徂秋得十五首》之三:“所以志為道,淡宕生微吟?!?郁達(dá)夫 《贈(zèng)福州報(bào)界同人》詩之一:“大醉三千日,微吟又十年。”
蘇軾名句,聽僧昭素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