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梁啟超《去國行》:
嗚呼濟艱乏才兮,儒冠容容。
佞頭不斬兮,俠劍無功。
君恩友仇兩未報,死于賊手毋乃非英雄。
割慈忍淚出國門,掉頭不顧吾其東。
東方古稱君子國,種族文教咸我同。
爾來封狼逐逐磨齒瞰西北,唇齒患難尤相通。
大陸山河若破碎,巢覆完卵難為功。
我來欲作秦廷七日哭,大邦猶幸非宋聾。
卻讀東史說東故,卅年前事將毋同。
城狐社鼠積威福,王室蠢蠢如贅癕。
浮云蔽日不可掃,坐令螻蟻食應龍。
可憐志士死社稷,前仆后起形影從。
一夫敢射百決拾,水戶薩長之間流血成川紅。
爾來明治新政耀大地,駕歐凌美氣蔥蘢。
旁人聞歌豈聞哭,此乃百千志士頭顱血淚回蒼穹。
吁嗟乎!男兒三十無奇功,誓把區(qū)區(qū)七尺還天公。
不幸則為僧月照,幸則為南洲翁。
不然高山蒲生象山松蔭之間占一席,守此松筠涉嚴冬,坐待春回終當有東風。
吁嗟乎!古人往矣不可見,山高水深聞古蹤。
瀟瀟風雨滿天地,飄然一身如轉蓬,披發(fā)長嘯覽太空。
前路蓬山一萬重,掉頭不顧吾其東。
注釋參考
浮云蔽日
語本《文子·上德》:“日月欲明,浮云蓋之?!焙笥髫橹奖尉现?。 周詠 《去國吟》:“浮云蔽日龍蛇蟄,眼中時局如棋枰?!?/p>成語解釋浮云遮住太陽。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。后泛指小人當?shù)?,社會一片黑暗。浮云蔽日出處漢·陸賈《新語·慎微》:“故邪臣之蔽賢,猶浮云之障日月也?!笔褂美淠栏≡平K蔽日,嚴冬過盡綻春蕾。
不可
不可 (bùkě) 不可能;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?!巍ど蚶ā秹粝P談·活板》 學不可以已?!盾髯印駥W》 決不能,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?!顿Y治通鑒》 不可一概而論 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坐令
猶言致使;空使。 唐 韓愈 《贈唐衢》詩:“胡不上書自薦達,坐令四海如 虞 唐 ?” 明 劉基 《結交行》:“寧知嫌隙翻掌成,坐令衽席生戈兵!” 丘逢甲 《汕頭海關歌》:“坐令洋貨日報關,萬巧千奇無不備?!?/p>
螻蟻
螻蟻 (lóuyǐ) 螻蛄和螞蟻。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mole crickets and ants—nobodies;nonentities 夫吞舟之魚大矣,蕩而失水,則為螻蟻所制?!俄n詩外傳》 螻蟻之力應龍
(1).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。相傳 禹 治洪水時,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,使水入海?!冻o·天問》:“河海應龍,何畫何歷? 鮌 何所營? 禹 何所存?”《文選·班固<答賓戲>》:“應龍潛於潢污,魚黿媟之?!?呂延濟 注:“應龍,有翼之龍也?!?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龍,五百年為角龍,千年為應龍?!?清 龔自珍 《尊任》:“應龍入眢井,不瞑目以待鰍鱓之飽龍肉,而睫淚以哀井上之居民,豈得為應龍也哉!”
(2).古代傳說中善興云作雨的神?!渡胶=?jīng)·大荒東經(jīng)》:“ 大荒 東北隅中,有山名曰 兇犁土丘 。 應龍 處南極,殺 蚩尤 與 夸父 ,不得復上。故下數(shù)旱。旱而為 應龍 之狀,乃得大雨?!薄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夫 女魃 北而 應龍 翔,洪鼎聲而軍容息?!?李賢 注:“ 女魃 ,旱神也。 應龍 ,能興云雨者也。” 宋 蘇舜欽 《天平山》詩:“旱年或播灑,潤可足九土,奈何但泓澄,未為 應龍 取?!?/p>
梁啟超名句,去國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