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流更飽輕帆舉,上水仍勞百丈牽
出自宋代樓鑰《題郭恕先雪霽江行圖》:
妙絕丹青郭恕先,幻成雪霽大江船。
沿流更飽輕帆舉,上水仍勞百丈牽。
捩柂長(zhǎng)年渾欲動(dòng),褰帷佳客若將仙。
侍親曾泛滄浪月,猶記蘭成射策年。
注釋參考
沿流
(1).謂順流而下?!赌鲜贰ず紊兄畟鳌罚骸澳芤?jiàn)殺者君也,能拒詔者僕也。君不能見(jiàn)殺,政有沿流之計(jì)耳?!?/p>
(2).沿襲流傳。 明 李贄 《東土達(dá)磨》:“絶言忘句,玄酒太羹,子孫千億,沿流不絶,為法忘軀,可謂知所重矣。”
輕帆
亦作“ 輕颿 ”。指小舟,輕舟。 唐 王昌齡 《送竇七》詩(shī):“ 鄂 渚輕帆須早發(fā), 江 邊明月為君留?!?宋 柳永 《過(guò)澗歇近》詞:“數(shù)幅輕帆旋落,艤棹蒹葭浦。” 清 周亮工 《舟中載馬》詩(shī):“輕颿載駃騠,夾岸草萋萋?!?蔡有守 《清明后一日訒生將赴日本同人祖餞于珠江畫(huà)舫即席用子匋韻》:“東鯷煙雨輕帆卸,可是櫻花尚未殘。”
上水
上水 (shàngshuǐ) 給火車、汽車等加水 feed water to a steam engine, radiator (of an automobile) etc. 逆流而上 up river 上水船 〈方〉∶供食用的牲畜的心、肝、肺 heart, liver and lung of livestocks百丈
(1).極言高、深或遠(yuǎn)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上有千仞之峯,下臨百丈之谿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(jiàn)底貽京邑游好》詩(shī):“千仞寫(xiě)喬樹(shù),百丈見(jiàn)游鱗。” 唐 韓愈 《次同冠峽》詩(shī):“落英千尺墮,游絲百丈飄。”《北史·西域傳·小月氏國(guó)》:“其( 小月氏國(guó) )城東十里,有佛塔,周三百五十步,高八十丈……所謂百丈佛圖也?!?/p>
(2).牽船的篾纜?!端螘?shū)·朱超石傳》:“時(shí)軍人緣 河 南岸,牽百丈, 河 流迅急,有漂渡北岸者,輒為虜所殺略。” 唐 杜甫 《十二月一日》詩(shī)之一:“一聲何處送書(shū)雁,百丈誰(shuí)家上瀨船?!?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百丈》:“ 杜 詩(shī)舟行多用百丈,問(wèn)之 蜀 人,云,水峻岸石又多廉稜……故劈竹為大瓣,以麻索連貫其際,以為牽具,是名‘百丈’?!薄缎咽篮阊浴お?dú)孤生歸途鬧夢(mèng)》:“從此一路都是上水,除非大順風(fēng),方使得布帆,風(fēng)略小些,便要扯著百丈。你道怎么叫做百丈?原來(lái)就是縴子?!?清 黃遵憲 《下水船歌》:“百丈橫牽上瀨舟,三朝三暮見(jiàn) 黃牛 。”
(3).借指井繩。 唐 杜甫 《銅瓶》詩(shī):“銅瓶未失水,百丈有哀音?!?/p>
(4). 唐 代名僧 懷海 ,住 洪州 百丈山 ,因以為號(hào),稱“百丈禪師”。參閱《景德傳燈錄·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》。
樓鑰名句,題郭恕先雪霽江行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憑教后苑紅牙版,引上西川綠錦茵作者:陸游作品:鷓鴣天(薛公肅家席上作·七之七)
- 忽憶十年相識(shí)日,小儒新自海邊來(lái)作者:馬戴作品:贈(zèng)祠部令狐郎中
- 揉蘭霧縠薔薇淺,半露冰肌玉不如
- 辭雄皓鶴警露啼,失子哀猿繞林嘯
- 涉境如刺繡,針行久忘邅作者:胡寅作品:和劉彥沖日發(fā)
- 今日立春遇人日,問(wèn)天肯晴天不應(yīng)。作者:方回作品:人日立春記苦雨無(wú)冰
- 江湖牽客慮,日月與人衰
- 官?zèng)r能多少,棲棲一世愁作者:項(xiàng)安世作品:次韻江陵張撫干送行二首
- 千里南來(lái)背日行,關(guān)門(mén)無(wú)事一侯嬴。作者:張祜作品:過(guò)汾水關(guān)
- 漁父醉,不收緡
- 9叮咚出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