榴花新釀盈樽淥,玉柄高談?wù)兆?/h1>
出自宋代吳中復(fù)《續(xù)和簽判太博游海云》:
海云摸石近東城,莽蒼春郊去路平。
繞寺溪光照金絡(luò),夾堤柳色混青旌。
榴花新釀盈樽淥,玉柄高談?wù)兆?/span>。
上客西州勝京口,給鮮牛炙旋供烹。
注釋參考
榴花
(1).石榴花。 唐 李商隱 《茂陵》詩:“ 漢 家天馬出蒲梢,苜蓿榴花遍近郊?!?元 劉詵 《和東坡四時詞》之二:“槐影橫階午簟涼,榴花滿地風(fēng)簾靜。”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郁陶思君爾》:“良人去久,沒個人兒走,風(fēng)吹榴花紅欲剖,問道兒家知否?”
(2).據(jù)《南史·夷貊傳上·扶南國》載, 頓遜國 有酒樹似安石榴,采其花汁停甕中,數(shù)日成酒。后以“榴花”雅稱美酒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劉生》詩:“榴花聊夜飲,竹葉解朝酲?!?唐 李嶠 《甘露殿侍宴應(yīng)制》詩:“御筵陳桂醑,天酒酌榴花?!?宋 王安石 《寄李士寧先生》詩:“渴愁如箭去年華,陶情滿滿傾榴花?!?/p>
新釀
新釀造的酒。 前蜀 韋莊 《對雨獨酌》詩:“榴花新釀緑於苔,對雨閒傾滿滿杯?!?清 王端履 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一:“壯懷消盡便成衰,新釀三年即舊醅?!?龐樹柏 《偕陳伯弢丈游破山寺三峰寺》詩:“松間午飯香,甕頭新釀熟?!?/p>
玉柄
(1).器物玉質(zhì)的把柄?!稌x書·王衍傳》:“﹝ 衍 ﹞每捉玉柄麈尾,與手同色?!薄赌鲜贰堊I傳》:“ 后主 在東宮,集官僚置宴,時造玉柄麈尾新成。 后主 親執(zhí)之曰:‘當今雖復(fù)多士如林,至於堪捉此者,獨 張譏 耳。’即手授 譏 。”
(2).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。 唐 司空曙 《早夏寄元校書》詩:“珠荷薦果香寒簟,玉柄搖風(fēng)滿夏衣?!贝酥干缺?。
(3).指麈尾。 唐 李白 《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》詩之二:“高僧拂玉柄,童子獻雙梨。” 王琦 注:“玉柄謂麈尾?!?唐 李山甫 《山中答劉書記寓懷》詩:“筆頭指金波,座上橫玉柄?!?/p>
(4).指手臂。 唐 皮日休 《臥疾感春寄魯望》詩:“烏皮幾上困騰騰,玉柄清羸媿不能?!?/p>
(5).古代文士談?wù)摃r,常執(zhí)拂塵,因以指文士。 唐 溫庭筠 《謝公墅歌》:“四座無喧梧竹靜,金蟬玉柄俱支頤?!?/p>
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?!?北周 庾信 《預(yù)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。” 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?!?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?!?/p>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勝,寡聞終自恧。” 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?!?/p>
吳中復(fù)名句,續(xù)和簽判太博游海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