杳藹隨龍節(jié),縈紆歷寶山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緱山子晉祠以下陪太尉錢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五》:
杳藹隨龍節(jié),縈紆歷寶山。
琉璃開凈界,薜荔啟禪關(guān)。
煮茗石泉上,清吟云壑間。
峰端生片雨,稍促畫輪還。
注釋參考
杳藹
亦作“ 杳靄 ”。1.茂盛貌。 漢 陳琳 《柳賦》:“蔚曇曇其杳藹,象翠蓋之葳蕤?!?唐 王昌齡 《山中別龐十》詩(shī):“瓊樹方杳靄,鳳兮保其貞。” 明 杜岕 《燕子磯眺雪》詩(shī):“扳蘿松杳靄,步壑石竛竮?!?/p>
(2).幽深渺茫貌。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有美堂記》:“而 閩 商海賈,風(fēng)帆浪舶,出入於江濤浩渺、湮云杳靄之間?!?清 陳維崧 《齊天樂(lè)·楓橋夜泊》詞:“不管人愁,棹歌杳靄掠波去?!?清 劉大櫆 《賁趾堂記》:“雨暘寒暑之變化,草木云煙之杳靄,隱見(jiàn)出沒(méi),時(shí)時(shí)獻(xiàn)納于窗欞幾席之間。”
(3).云霧飄緲貌。 唐 韓翃 《題薦福寺衡岳暕師房》詩(shī):“晚送門人出,鐘聲杳靄間。” 宋 蘇軾 《初入廬山》詩(shī)之二:“自昔懷清賞,神游杳藹間?!?清 曹寅 《署樓寓目成詠》:“ 頓丘 柳色亂煙鬟, 胥浦 漁帆杳靄間?!?/p>
龍節(jié)
(1).龍形符節(jié)?!吨芏Y·地官·掌節(jié)》:“凡邦國(guó)之使節(jié),山國(guó)用虎節(jié),土國(guó)用人節(jié),澤國(guó)用龍節(jié)?!?鄭玄 注:“澤多龍,以金為節(jié),鑄象焉?!?/p>
(2).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節(jié)。 唐 王維 《平戎辭》:“卷旆生風(fēng)喜氣新,早持龍節(jié)靜邊塵?!?宋 蘇軾 《表忠硯碑》:“金券玉冊(cè),虎符龍節(jié)?!?明 宋濂 《浙東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記》:“倬彼 李公 ,實(shí)涖東 浙 ?;⒎突?,侑以龍節(jié)。導(dǎo)宣皇靈,德柔威刷?!?清 朱彝尊 《送少詹王先生代祀南?!吩?shī):“先生儲(chǔ)端乍遷秩,誕持龍節(jié)臨百蠻。”
(3).竹節(jié)。亦借指竹。 袁枚 《隨園詩(shī)話》卷十三引 吳維鶚 《題盆中飛白竹》詩(shī):“細(xì)細(xì)分龍節(jié),輕輕洗玉肌,生來(lái)鳳尾貴,不怕雀頭癡?!?/p>
縈紆
縈紆 (yíngyū) 盤旋彎曲;回旋曲折;縈回 wreathe 云??M紆寶山
(1).對(duì)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稱?!度A嚴(yán)經(jīng)·十回向品》:“ 阿僧祇 寶山以為垣墻周帀圍繞,清浄無(wú)礙?!?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玄圃講》詩(shī):“試欲游寶山,庶使信根立?!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?八戒 笑道:‘你看師兄説的話。寶山乃洞天福地之處,怎么説度日之言也?’”
(2).聚藏寶物的山。《大智度論》卷一:“如人有手,入寶山中,自在取寶。” 蕭軍 《五月的礦山》第一章:“這是一些探寶山的人,下海取珠的人。”
梅堯臣名句,緱山子晉祠以下陪太尉錢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清妃換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