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璣《壽湯侍郎》:
東括神仙儲,三巖福地通。
異人多接跡,相種況同風。
質(zhì)有璠玙粹,姿全鼎鼐隆。
文章親視草,豐度早乘驄。
紫橐潛藩貴,金題秘殿崇。
寬卑時自理,誠恪歲乃豐。
身在凝香處,人居和氣中。
鶯聲春藹藹,花影日融融。
劍佩沙堤近,謳歌建水同。
愿瞻崧嶺表,長與轉(zhuǎn)洪蒙。
注釋參考
異人
亦作“異人”。1.他人;別人?!对姟ば⊙拧ろ熪汀罚骸柏M伊異人,兄弟匪他?!?高亨 注:“異人,別人,外人?!薄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》:“規(guī)異事與同計,譽異人與同行者,則以飾之無傷也。” 清 唐甄 《潛書·吳弊》:“ 吳 人發(fā)塚,非異人,即其子孫也?!?/p>
(2).不尋常的人;有異才的人?!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吧戏接梦奈洌笾绺ゼ?。始以蒲輪迎 枚生 ,見 主父 而嘆息。羣臣慕向,異人并出。” 晉 陸機 《辨亡論》上:“異人輻湊,猛士如林?!?唐 杜甫 《過郭代公故宅》詩:“磊落見異人,豈伊常情度?!?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“ 盧子由 , 武林 人。聰明博奧,間世異人,醫(yī)道迥出尋常?!?/p>
(3).猶怪人,奇人。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下·郭玉》:“﹝帝﹞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,使 玉 各診一手…… 玉 曰:‘左陽右陰,脈有男女,狀若異人?!?/p>
(4).神人;方士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納隱淪之列真,挺異人乎精魄。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記詩》:“ 行可 問異人 王老志 ,他日官所至。﹝ 王老志 ﹞書‘太平宰相’四字遺之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九回:“ 孔明 曰:‘ 亮 雖不才,曾遇異人,傳授奇門遁甲天書,可以呼風喚雨?!?茅盾 《封建的小市民文藝》:“他們中間血性剛強的人就要離鄉(xiāng)背井,入深山訪求異人學道。”
接跡
亦作“接蹟”。足跡前后相接。形容人多。 唐 趙璘 《因話錄·徵》:“銅乳之臭,并肩而立,接跡而趨?!?金 王若虛 《太一三代度師蕭公墓表》:“聲望既隆,求教者接跡而至?!?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微子之命》:“后之經(jīng)生不知此義,而抱器之臣、倒戈之士接跡于天下矣?!币嘀^相繼。 唐 韓愈 《伯夷頌》:“微二子,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矣?!?明 劉基 《送黃叔旸歸金華覲省序》:“惟冀其服膺乎不愧不怍之訓,以接跡於古昔圣賢而后已也?!?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原道覺世訓》:“歷 漢 文 、 武 、 宣 、 明 、 桓 、 梁武 、 唐憲 ,接跡效尤於后,至 宋徽 又更改皇上帝尊號?!?/p>
見“ 接跡 ”。
同風
(1).格調(diào)、風格相同。 漢 班固 《兩都賦序》:“而后大 漢 之文章,炳焉與三代同風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以 孔璋 之才,不閑於辭賦,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長卿 同風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鑒識》:“然此二書,雖互有修短,遞聞得失,而大抵同風,可為連類。”
(2).謂同受天子之教化。《漢書·王吉傳》:“《春秋》所以大一統(tǒng)者,六合同風,九州共貫也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為國薦賢》:“九重臨化日,萬國喜同風。”
徐璣名句,壽湯侍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