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皎然《從軍行五首》:
候騎書出紛紛,書元戎霍冠書軍。
漢鞞書秋聒地,羌火晝燒云。
萬里戈城合,三邊羽檄分。
烏孫驅(qū)未盡,肯顧遼陽勛。
韓旆拂丹霄,漢軍新破遼。
紅塵驅(qū)鹵簿,白羽擁嫖姚。
戰(zhàn)苦軍猶樂,功高將不驕。
至今丁零塞,朔吹空蕭蕭。
百萬逐呼韓,頻年不解鞍。
兵屯絕漠暗,馬飲濁河干。
破虜功未錄,勞師力已殫。
須防肘腋下,飛禍出無端。
飛將下天來,奇謀閫外裁。
水心龍劍動,地肺雁山開。
望氣燕師銳,當鋒虜陣摧。
從今射雕騎,不敢過云堆。
黃紙君王詔,青泥校尉書。
誓師張虎落,選將擐犀渠。
霧暗津蒲失,天寒塞柳疏。
橫行十萬騎,欲掃虜塵余。
注釋參考
誓師
誓師 (shìshī) 出征前統(tǒng)帥向戰(zhàn)士宣布作戰(zhàn)意義,表示決心 a rally to pledge resolution before going to war )躬擐甲胄,以伐無道而討不義,誓師 ,以踐天子之位。——《淮南子·要略》 泛指群眾集會莊嚴地表示決心 take a mass pledge 誓師大會虎落
籬落;藩籬。古代用以遮護城邑或營寨的竹籬。亦用以作為邊塞分界的標志?!稘h書·晁錯傳》:“要害之處,通川之道,調(diào)立城邑,毋下千家,為中周虎落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虎落者,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?!?王先謙 補注:“於內(nèi)城、小城之中間,以虎落周繞之,故曰中周虎落也?!?唐 皎然 《從軍行》之五:“誓師張虎落,選將擐犀渠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將應順天試仍用前韻呈靄人樵野丈》:“眼看虎落環(huán)甌脫,心冀 燕 讎復 望諸 ?!?/p>
犀渠
(1).古代傳說中的獸名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﹝ 釐山 ﹞有獸焉,其狀如牛,蒼身,其音如嬰兒,是食人,其名曰犀渠?!?袁珂 校注引 郝懿行 曰:“犀渠,蓋犀牛之屬也?!?/p>
(2).用犀皮制成的盾牌。語本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建肥胡,奉文犀之渠?!?韋昭 注:“肥胡,幡也。文犀之渠,謂楯也。文犀,犀之有文理者?!薄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家有鶴膝,戶有犀渠,軍容蓄用,器械兼儲?!?劉逵 注:“犀渠,楯也?!?南朝 陳 徐陵 《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》:“霜戈雪戟,無非武庫之兵;龍甲犀渠,皆是 云臺 之仗?!?/p>
(3).犀甲?!段倪x·鮑照<擬古>詩之三》:“解佩襲犀渠,卷袠奉盧弓。” 李周翰 注:“佩,文服也;犀渠,甲也。” 唐 皎然 《相和歌辭·從軍行》:“誓師張虎落,選將擐犀渠?!?/p>
(4).借指戰(zhàn)士或戎事。 宋 楊萬里 《晚立普明寺門時已過立春去除夕三日爾將歸有嘆》詩:“邊頭犀渠未晏眠,天不雨粟地流錢?!?明 皇甫汸 《從軍行寄贈楊用修》:“被命事犀渠,差勝下蠶室?!?/p>
皎然名句,從軍行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