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相和歌辭·挽歌》
丹旐何飛揚,素驂亦悲鳴。晨光照閭巷,輀車儼欲行。
蕭條九月天,哀挽出重城。借問送者誰,妻子與弟兄。
蒼蒼上古原,峨峨開新塋。含酸一慟哭,異口同哀聲。
舊壟轉蕪絕,新墳日羅列。
春風草綠北邙山,此地年年生死別。
注釋參考
含酸
(1).懷著痛苦悲傷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臨海嶠》詩:“與子別山阿,含酸赴脩軫?!?唐 李遠 《聞明上人逝寄友人》詩:“他時若更相隨去,祗是含酸對影堂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考弊司》:“徘徊廛肆之間,歷兩昏曉,悽意含酸,響腸鳴餓,進退無以自決?!?鄒韜奮 《熱血沸勝的時候》:“在這含酸茹苦的生活中……悲觀頹廢是無濟于事的?!?/p>
(2).猶吃醋。《紅樓夢》第八回回目:“比通靈金鶯微露意,探 寶釵 黛玉 半含酸?!?/p>
慟哭
[wail;cry one's heart out] 放聲痛哭,號哭
聽見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慟哭
宮中皆慟哭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捧詔慟哭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詳細解釋痛哭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一:“ 彥 見之,抱母慟哭,絶而復蘇?!?宋 王安石 《嘆息行》:“官驅羣囚入市門,妻子慟哭白日昏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圓圓曲》:“慟哭六軍俱縞素,衝冠一怒為紅顏?!?馬烽 西戎 《呂梁英雄傳》第十六回:“ 周丑孩 一見父親成了這般光景,一下?lián)溥^去伏在身上,放聲慟哭起來。”
異口
亦作“異口”。1.不同的說法?!段究澴印す唷罚骸爱惪谔撗?,將無修容?!?明 徐渭 《壽史母序》:“恭人居其上,天下之賢司隸,自髫至叟無或異口?!?/p>
(2).猶眾口。參見“ 異口同聲 ”。
哀聲
(1).悲哀的聲音?!犊鬃蛹艺Z·顏回》:“哀聲有似於此,謂其往而不返也?!?/p>
(2).指發(fā)出哀聲。 許地山 《荔支》:“屋里跑出一個老婦人,哀聲求他們說:‘大爺們,我這棵荔支還沒有熟呢?!?/p>
(3).悲涼的樂聲。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律呂既和,哀聲五降?!?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高陽王寺》:“ 徐 鼓箜篌而歌,哀聲入云?!?/p>
白居易名句,相和歌辭·挽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