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《宿巫山下》:
昨夜巫山下,猿聲夢里長。
桃花飛綠水,三月下瞿塘。
雨色風吹去,南行拂楚王。
高丘懷宋玉,訪古一沾裳。
注釋參考
高丘
(1). 楚國 山名?!冻o·離騷》:“忽反顧以流涕兮,哀 高丘 之無女?!?王逸 注:“ 楚 有 高丘 之山。女以喻臣。言己雖去,意不能已,猶復顧念 楚國 無有賢臣,心為之悲而流涕也。”一說,泛指高山。見 游國恩 纂義。 唐 楊炯 《西陵峽》詩:“ 楚 都昔全盛, 高丘 烜望 杞 ?!?魯迅 《集外集·湘靈歌》:“ 高丘 寂寞竦中夜,芳荃零落無餘春?!?/p>
(2).高山。 唐 楊炯 《后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或大澤而康帝圖,或高丘而濟王業(yè)?!?明 朱茂暉 《登高丘而望遠?!吩姡骸拔岬歉咔?,思與仙人游;吾望遠海,仙人又安在?”
(3).復姓。 唐 有 高丘詞 。見《新唐書·藝文志三》。
宋玉
戰(zhàn)國 時 楚 人,辭賦家?;蚍Q是 屈原 弟子,曾為 楚頃襄王 大夫。其流傳作品,以《九辯》最為可信?!毒呸q》首句為“悲哉秋之為氣也”,故后人常以 宋玉 為悲秋憫志的代表人物。又傳說其人才高貌美,遂亦為美男子的代稱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華容婀娜,天上無儔;玉體逶迤,人間少匹。輝輝面子,荏苒畏彈穿;細細腰支,參差疑勒斷。 韓娥 宋玉 ,見則愁生; 絳樹 青琴 ,對之羞死?!?宋 周邦彥 《紅羅襖·秋悲》詞:“ 楚 客憶江蘺,算 宋玉 未必為秋悲。” 明 陳所聞 《閨思》曲之一:“銷魂鶯燕偏拖逗,不知 宋玉 何緣獨怨秋?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:“若非 宋玉 墻邊過,定是 潘安 車上來?!?/p>
訪古
(1).查考古訓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為蕭驃騎讓封第三表》:“臣炤冊訪古,誦史稽昔。以為敷道之寄,管物成務(wù);總録之重,匡績毗風?!?/p>
(2).探尋古跡。 唐 杜甫 《玉臺觀》詩之二:“浩劫因王造, 平臺 訪古游?!?清 孫星衍 《<京畿金石考>序》:“京畿為四方之樞,極訪古之所必至,而方志俱無金石一門?!?ye{1-1}劍{1*1}英 《酒泉》詩:“風雪關(guān)山訪古來,評泉品酒看光杯?!?/p>
一沾
謂一經(jīng)登第。古人稱受皇恩為沾恩,登第亦為“受恩”,故云。 唐 呂溫 《及第后答潼關(guān)主人》詩:“一沾太常第,十過 潼關(guān) 門。”
李白名句,宿巫山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學漁——— 楊公遠〔宋代〕
- 送甘甥可大從定叟弟之桂林——— 張栻〔宋代〕
- 書嘆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水龍吟(甲申潼川玩月)——— 李曾伯〔宋代〕
- 送黃直護道人住茅山贈以小黑玉虎——— 樓鑰〔宋代〕
- 點絳唇·寄南海梁藥亭——— 納蘭性德〔清代〕
- 贈釋疏言還道林寺詩——— 佚名〔唐代〕
- 洛陽春贈劉李二賓客 齊梁格。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臨江仙(懷辰州教授趙學舟)——— 張炎〔宋代〕
- 春暮寄友人——— 俞桂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