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子淳《漁父詞五首》:
鶴發(fā)漁翁歲莫論,桑田幾變爾常存。
紅蓼岸,荻花村,水月虛明兩不痕。
注釋參考
紅蓼
蓼的一種。多生水邊,花呈淡紅色。 唐 杜牧 《歙州盧中丞見(jiàn)惠名醞》詩(shī):“猶念悲秋更分賜,夾溪紅蓼映風(fēng)蒲。” 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計(jì)定》:“秋到 潤(rùn)州 江上,紅蓼黃蘆白浪?!?清 楊芳燦 《滿江紅·蘆花》詞:“紅蓼灘頭秋已老,丹楓渚畔天初暝?!?/p>
水月
(1).水和月。 唐 劉禹錫 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山城蒼蒼夜寂寂,水月逶迤繞城白。” 宋 楊萬(wàn)里 《夜離零陵留二絕簡(jiǎn)諸友》:“思?xì)w日日只空言,一棹今真水月間?!?/p>
(2).指明凈如水的月亮。 唐 鄭谷 《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夜清僧伴宿,水月在松梢?!薄痘ㄔ潞邸返谑兀骸靶★嬇既谎?,謫居猶得住 蓬萊 。”
(3).水中月影。常形容明凈。 唐太宗 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:“松風(fēng)水月,未足比其清華;仙露明珠,詎能方其朗潤(rùn)!” 唐 李白 《贈(zèng)宣州靈源寺仲濬公》詩(shī):“觀心同水月,解領(lǐng)得明珠?!?/p>
明兩
(1).《易·離》:“明兩作離,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”。 孔穎達(dá) 疏:“明兩作離者,離為日,日為明。今有上下二體,故云明兩作離也?!北局^《離》卦離下離上,為兩明前后相續(xù)之象。后以“明兩”指太陽(yáng)。 晉 陶潛 《五月旦作和戴主簿》:“明兩萃時(shí)物,北林榮且豐?!?劉師培 《<駢文讀本>序》:“惟是音泮輊軒,象昭明兩,比物丑類之規(guī),切響浮聲之軫,后賢斯闓,古或未昭。”
(2).借指帝王或太子。《文選·謝瞻<張子房>詩(shī)》:“明兩燭 河 陰,慶霄薄 汾 陽(yáng)?!?李善 注:“明兩、慶霄,皆喻 宋高祖 ( 劉裕 )?!薄段倪x·謝靈運(yùn)<擬魏太子“鄴中集”詩(shī)·王粲》:“不謂息肩愿,一旦值明兩。” 呂延濟(jì) 注:“ 武帝 既明,而太子又明,故謂太子為明兩也?!?唐 李白 《商山四皓》詩(shī):“一行佐明兩,欻起生羽翼?!?清 顧炎武 《乾陵》詩(shī):“復(fù)子仍明兩,登遐獲令終。”
釋子淳名句,漁父詞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一念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