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潛《賀新郎(春感)》:
笑口開能幾。
把年年、芳情冶思,總拋閑里。
桃杏枝頭春才半,寒食清明又是。
但歲月、飆飛川逝。
回首秦樓雙燕語,到如今、目斷斜陽外。
將往事,試重記。
香羅尚有相思淚。
算人生、新愁易積,舊歡難繼。
水上流紅無覓處,還隔關(guān)山萬里。
但贏得、新來憔悴。
昨夜東風(fēng)顛狂后,想馀芳、盡是飄零底。
詞寫就,倩誰寄。
注釋參考
香羅
綾羅的美稱。 唐 杜甫 《端午日賜衣》詩:“細(xì)葛含風(fēng)軟,香羅疊雪輕?!?宋 孔平仲 《子明棋戰(zhàn)兩敗輸張寓墨并蒙見許夏間出篋中所藏以相示詩索所負(fù)且堅元約》詩:“古錦綴為囊,香羅裁作帕。” 明 黃子錫 《艷曲》詩:“學(xué)織九張機,香羅疊舞衣?!?/p>
有相
(1).謂有貴相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猶 高祖 初起,相工入 豐 沛 之邦,多封侯之人矣。未必老少男女俱貴而有相也。”《北史·齊紀(jì)中·文宣帝》:“﹝ 武明太后 ﹞及產(chǎn),命之曰 侯尼于 , 鮮卑 言有相子也?!?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形容瘦薄詩情苦,豈是人間有相人?”
(2).指有貴相的人?!短綇V記》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閻庚》:“鬼云:‘ 庚 命貧,無位祿。’ 仁亶 問:‘何以致之?’鬼云:‘或絆得佳女,配之有相,當(dāng)能得耳。’”
(3).佛教語。佛教主張萬有皆空,心體本寂。稱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為“有相”。相,指事物的形象狀態(tài)。 唐 一行 《大日經(jīng)疏》卷一:“可見可現(xiàn)之法,即為有相;凡有相者,皆是虛妄。” 唐 姚合 《過欽上人院》詩:“有相無相身,唯師説始真?!?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原名》:“何謂違宗?彼以物有如種極微也。而忌言人有菴摩羅識。因言無相者無有。詰之曰:如種極微有相不?則解矣?!?/p>
吳潛名句,賀新郎(春感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