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食糟民》:
田家種糯官釀酒,椎利秋毫升與斗。
酒沽得錢糟棄物,大屋經(jīng)年堆欲朽。
酒醅瀺灂如沸湯,東風(fēng)來吹酒甕香。
累累罌與瓶,惟恐不得嘗。
官沽味醲村酒薄,日飲官酒誠可樂。
不見甲中種糯人,釜無糜粥度冬春。
還來就官買糟食,官吏散糟以為德。
嗟彼官吏者,其職稱長民。
衣食不蠶耕,所學(xué)義與仁。
仁當(dāng)養(yǎng)人義適宜,言可聞達力可施。
上不能寬國之利,下不能飽爾之饑。
我飲酒,爾食糟,爾雖不我責(zé),我責(zé)何由逃。
注釋參考
還來
歸來,回來?!冻o·天問》:“何往營班祿,不但還來。” 唐 杜甫 《課小豎鋤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》詩之三:“日斜魚更食,客散鳥還來。” 映泉 《白云深處》:“讓他去,反正人家會還來的?!?/p>
糟食
(1).粗劣的食物。《后漢書·桓鸞傳》:“少立操行,褞袍糟食,不求盈餘。”
(2).用酒糟腌制的食品。
官吏
官吏 (guānlì) 官員。亦為政府工作人員的總稱 officeholder;government functionary 中國封建時代九品官中的任何一種官職,較低級的官吏由通過中國經(jīng)典文學(xué)考試及格的人來充當(dāng) mandarin以為
以為 (yǐwéi) 認為 presume;think;believe;consider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 以為旦噬己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 以為鄙吝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孤常讀書,自以為大有所益?!顿Y治通鑒》 自以為必死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 以為豪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以為妙絕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歐陽修名句,食糟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飛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