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兵暇,問琵琶歌曲,無恙還不
出自宋代李曾伯《沁園春(甲辰餞尤木石赴九江帥)》:
大江之西,康廬之陰,壯哉此州。
有舳櫓千里,旌旗百萬,襟喉上國,屏翰中流。
彈壓鯨波,指麾虎渡,著此商川萬斛舟。
青氈舊,看崇詩說禮,緩帶輕裘。
十年泉石優(yōu)游。
久高臥元龍百尺樓。
正九重側(cè)席,相期巖弼,一賢砥柱,聊試邊籌。
了卻分弓,歸來調(diào)鼎,得見茂洪何復(fù)憂。
談兵暇,問琵琶歌曲,無恙還不。
注釋參考
談兵
議論軍事;談?wù)撚帽?宋 梅堯臣 《夜酌趙侯家》詩:“方與舊將飲,談兵燈燭前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兵部·文士論兵》:“其次則 沉少林 狀元、 董伯念 禮部,并有聲藝苑,亦好談兵?!?程善之 《春日雜感》詩:“十四學(xué)擊劍,十六能談兵?!?/p>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歌曲
歌曲 (gēqǔ) 合樂的詞曲 song 譜寫歌曲無恙
無恙 (wúyàng) 無災(zāi)禍 safe 歲亦無恙耶?——《國策·齊策》 安然無恙 平安;沒有疾病 good health;well 民亦無恙耶?王亦無恙耶?——《國語·齊策》 無恙,幸甚幸甚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無恙也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 別來無恙?李曾伯名句,沁園春(甲辰餞尤木石赴九江帥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