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似孤松蟠澗底,斤斧之余流落此
出自宋代李若水《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》:
金印如斗封王侯,何如爛漫江南游。
山能不老閱今古,云自無心忘去留。
我似孤松蟠澗底,斤斧之余流落此。
輕便卻羨無根蓬,隨風(fēng)直上青霄里。
壺中變態(tài)何所無,色色略同朝與晡。
千里飛蠅政緣驥,百獸畏虎元非狐。
置是休論且行樂,明月張燈天展幕。
更持北斗{左奭右斗}酒泉,澆我胸中萬邱壑。
注釋參考
孤松
單獨(dú)生長的松樹。 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景繄繄以將入,撫孤松而盤桓?!?唐 張說 《遙同蔡起居偃松篇》詩:“清都眾木總榮芬,傳道孤松最出羣?!?/p>
斤斧
(1).斧頭?!豆茏印こ笋R》:“其木可以為棺,可以為車,斤斧得入焉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凡木結(jié)根於靈山,而 匠石 為之寢斤斧?!?宋 蘇軾 《筑高麗亭館一絕》:“簷楹飛舞垣墻外,桑柘蕭條斤斧餘?!?郭沫若 《洪水時(shí)代》詩:“ 夏禹 ,只把手中的斤斧暫停,笑說道:‘那只是虛無的幻影!’”
(2).指兵器。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七:“ 宣宗 索 趙嘏 詩,其卷首有《題秦皇詩》,其略云:‘徒知六國隨斤斧,莫有羣儒定是非?!?/p>
(3).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。 宋 范仲淹 《與韓魏公書》:“又窺諸公所賦,何以措手,然旨命丁寧,亦勉率成篇,并自寫上呈,所謂將勤補(bǔ)拙,更乞斤斧,免貽眾誚?!眳⒁姟?斧正 ”。
余流
(1).流風(fēng)遺俗?!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罚骸敖癯邪偻踔?秦 漢 餘流,世俗彌文,宜大改之以易民望?!?/p>
(2).猶末流。 宋 蘇軾 《入峽》詩:“餘流細(xì)不數(shù),遠(yuǎn)勢競相參。”
李若水名句,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