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入裂坤軸,高騫插青冥
出自宋代陸游《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韻》:
舊觀三峽圖,常謂非人情。
意疑天壤間,豈有此崢嶸。
畫師定戲耳,聊欲窮丹青。
西游過沔鄂,莽莽千里平,昨日到峽州,所見始可驚,乃知畫非妄,卻恨筆未精。
及茲下牢戍,峰嶂畢自呈。
下入裂坤軸,高騫插青冥。
角勝多列峙,擅美有孤?lián)巍?br>或如釜上甑,或如坐后屏。
或如倨而立,或如喜而迎,或深如螺房,或疏如窗欞,峨巍冠冕古,婀娜髻鬟傾。
其間絕出者,虎搏蛟慮獰,崩崖凜欲墮,修梁架空橫,懸瀑瀉無底,終古何時(shí)盈?幽泉莫知處,但聞珩佩鳴。
怪怪與奇奇,萬狀不可名。
久聞三游洞,疾走忘病嬰,竇穴初漆黑,傴僂捫壁行,方虞觸蜇蛇,俯見一點(diǎn)明,扶接困僮奴,恍然出瓶罌,穹穹廈屋寬,滴乳成微泓。
題名歐與黃,云蒸蒼蘚平。
穿林走驚麋,拂面逢飛鼪。
息倦盤石上,拾樵置茶鐺,長嘯答谷響,清吟和松聲。
辭卑不堪刻,猶足寄友生。
注釋參考
坤軸
古人想象中的地軸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·地》:“ 崑崙山 北地轉(zhuǎn)下三千六百里,有八玄幽都,方二十萬里。地下有四柱,四柱廣十萬里,地有三千六百軸,犬牙相舉?!?宋 辛棄疾 《滿江紅·和傅巖叟香月韻》:“根老大,穿坤軸。枝夭嫋,蟠龍斛?!薄都t樓夢》第五十回:“何處梅花笛?誰家碧玉簫?鰲愁坤軸陷,龍斗陣云銷。”
高騫
(1).高舉;高飛。 宋 陸游 《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詩》:“下入裂坤軸,高騫插青冥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游武彝山日記》:“一帶峭壁高騫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風(fēng)鑒通神》:“俟數(shù)極時(shí)通,那時(shí)奮發(fā)任高騫?!?/p>
(2).比喻隱退。 明 高啟 《始?xì)w園田》詩之一:“豈欲事高騫,居崇自難任?!?清 龔自珍 《尊史三》:“若夫高騫遠(yuǎn)引,抱道以逝,矢孤往於名山,含薄懟於卿士,身隱矣,焉用文之?”
(3).高超不凡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僧術(shù)》:“才情頗贍,夙志高騫?!?清 無名氏 《亡國恨·生祭》:“他風(fēng)骨高騫,品誼沉潛,不愧世界青年。”
青冥
青冥 (qīngmíng) 天空 sky 青冥浩蕩不見底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陸游名句,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