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閱毛公傳,旁參鄭氏箋
出自宋代樓鑰《經筵講詩徹章進詩》:
圣主承丕祚,于今歲幾遷。
昭回光飾物,剛健位乘乾。
善治新更化,當陽獨攬權。
誅鉏及共鯀,擢任列閎顛。
曩日方謀始,宸心最急先。
未遑親政理,首務闢經筵。
恭儉甘卑室,尊嚴拱細旃。
晝居勤已甚,坐侍禮無前。
講徹詩三百,時逢運半千。
諸儒深誦說,六義極摩研。
俯閱毛公傳,旁參鄭氏箋。
慨尋中古意,重是素王編。
舊本三千首,終存十二篇。
雖遭煨燼厄,所賴詠歌全。
開跡因農事,安民在井田。
成功時邁酌,興業(yè)大明綿。
東國思平賦,南山樂道賢。
艱難由后稷,勞來美周宣。
起自紹熙載,迨茲嘉定年。
關雎從肇彼,殷武遂終焉。
寵數(shù)傳中旨,恩光被邇聯(lián)。
神文期繼踵,元佑介齊肩。
內廄頒云騎,雕鞍絢錦韉。
茗分龍焙品,香拂御爐煙。
眾俊威宣力,孤生亦備員。
少時曾學依,老去未忘筌。
納祿誠休矣,歸耕久晏然。
鋒車俄促召,梓里謂登仙。
詞禁容揮翰,天官命典銓。
豈知侵莫境,重得侍甘泉。
朽質何能報,孱軀殆欲捐。
尚思求譎諫,海岳效塵涓。
注釋參考
毛公
(1). 西周 文王 子,名 叔鄭 。 成王 時為三公之一的司空。 毛 ,為其所封之采邑名?!稌ゎ櫭罚骸?成王 將崩……乃同召 太保奭 、 芮伯 、 彤伯 、 畢公 、 衛(wèi)侯 、 毛公 ?!?孫星衍 疏:“ 畢 、 毛 、 衛(wèi) ,皆 文王 子也?!?曾運乾 正讀:“ 太保 、 畢公 、 毛公 ,以三公兼領卿職也。”
(2). 戰(zhàn)國 時 趙處士 ,“藏于博徒”, 秦 兵攻 魏 時,曾與 薛公 共勸寄居在 趙 的 魏公子 信陵君 回國救援,擊敗 秦 兵。 三國 魏 應璩 《與滿公琰書》:“雖昔 侯生 納顧於 夷門 , 毛公 受眷於逆旅,無以過也?!?/p>
(3).借指豪放不羈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。 清 陳維崧 《滿江紅·贈婁東周逸園兼懷毛亦史》詞:“博徒中,歸及見 毛公 ,言相憶?!眳⒁姟?毛薛 ”。
(4).指 漢 初傳授《詩》的學者 大毛公 、 小毛公 。 三國 吳 陸璣 以為即 漢 毛亨 與 毛萇 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比興》:“ 毛公 述《傳》,獨標興體。” 清 錢大昕 《答問三》:“ 毛公 釋《詩》,自《爾雅》詁訓而外,多用雙聲取義?!眳⒁姟?毛傳 ”。
(5).指 漢 人 毛義 。 唐 孟浩然 《書懷貽京邑同好》詩:“慈親向羸老,喜懼在深衷……執(zhí)鞭慕夫子,捧檄懷 毛公 ?!眳⒁姟?毛子檄 ”。
(6).指 漢 人 劉根 。傳說 劉根 成仙,身生綠毛,故稱。 宋 范成大 《吳郡志·古跡二》:“ 毛公壇 …… 漢 劉根 得道處也。 根 既仙,身生緑毛,人或見之,故名 毛公 ?!?/p>
旁參
廣泛參考。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籍會通三》:“該洽之士,或旁參曲證,得其姓名,以慰作者,則不啻遇之旦暮矣?!?清 戴名世 《論史》:“一人也,必有一人之本末。綜其始終,核其本末,旁參互證,而固可以得其十八九矣。”
樓鑰名句,經筵講詩徹章進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賽車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