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德心何極,幽棲道未窮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《杜子貞遠訪自言山居之勝以二詩送之》:
喜說山居勝,蘭亭一盼中。
松楸今十世,竹帛故三公。
念德心何極,幽棲道未窮。
吾歸訪巖壑,雞黍更誰同。
注釋參考
德心
仁善之心?!对姟旐灐ゃ罚骸皾鷿嗍浚藦V德心?!?朱熹 集傳:“德心,善意也?!?晉 袁宏 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恂恂德心,汪汪軌度?!?宋 曾鞏 《回運使郎中狀》:“雖德心之大,遺名秩以自謙;而士品之微,顧材資而安稱?!?/p>
何極
(1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窮盡、終極?!冻o·九辯》:“中瞀亂兮迷惑,私自憐兮何極?” 晉 潘岳 《寡婦賦》:“仰皇穹兮嘆息,私自憐兮何極?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憲集>序》:“士感知己,懷此何極?”
(2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是出于。 唐 韓愈 《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狀》:“感自皇恩,微莖何極於造化;親逢嘉瑞,小臣喜遇於休明。”
幽棲
(1).幽僻的棲止之處。 唐 王昌齡 《過華陰》詩:“羇人感幽棲,窅映轉(zhuǎn)奇絶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與孫元規(guī)書》:“肺疾未愈,賴此幽棲,江山照人,本無他望,以此為多?!?明 練子寧 《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》詩:“上有 梅仙 采藥之幽棲,下有 蕭云 讀書之故基?!?/p>
(2).隱居?!端螘る[逸傳·宗炳》:“ 南陽 宗炳 、 雁門 周續(xù)之 ,并植操幽棲,無悶巾褐,可下辟召,以禮屈之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與僧智如夜話》詩:“懶鈍尤知命,幽棲漸得朋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采薇》:“這確是一座好山……是理想的幽棲之所。”
孫應(yīng)時名句,杜子貞遠訪自言山居之勝以二詩送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登兗州城樓——— 杜甫〔唐代〕
- 雨中用進退格——— 徐集孫〔宋代〕
- 聞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——— 李益〔唐代〕
- 次韻宮師相公南游還舊山及闕下二首——— 宋祁〔宋代〕
- 清心鏡 少華薄公丈丈索——— 馬鈺〔元代〕
- 奉和詠雨應(yīng)詔——— 許敬宗〔唐代〕
- 韓琦大度——— 佚名〔未知〕
- 徐成之園亭三詠竹徑桃花——— 孔武仲〔宋代〕
- 陳嚴二君頻送蠟梅因以成詠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
- 送處州斯遠二首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