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慧遠(yuǎn)《偈頌一百零二首》:
一粒紅稻飯,幾滴牛領(lǐng)血。
憑君子細(xì)看,我亦難分雪。
耕者耕未已,種者種不歇。
目望九霄云,誰顧三伏熱。
秋收政其時(shí),全在要精潔。
升合等平分,彼我言詞絕。
暗室不可欺,吃水也防噎。
上人飽法味,道眼能昭徹。
歸來滿缽香,坐斷水云舌。
金毛恣翻躑,異獸潛深穴。
栗棘金剛?cè)?,略不通水泄?br>百草頭邊著眼看,七星用處當(dāng)風(fēng)截。
注釋參考
升合
(1).一升一合,比喻數(shù)量很小?!度龂尽な裰尽詈閭鳌贰?洪 迎門下書佐 何祗 ”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:“使人投算, 祗 聽其讀而心計(jì)之,不差升合,其精如此。” 宋 曾鞏 《救災(zāi)議》:“一切棄百事而專意於待升合之食,以偷為性命之計(jì),是直以餓殍之養(yǎng),養(yǎng)之而已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音律》:“不則八斗難充升合,五車不敵片紙。雖多雖富,亦奚以為?!?/p>
(2).借指少許米糧。 清 毛祥麟 《對山馀墨·雪兒》:“炊常斷,妻 蘇氏 ,以針黹佐升合?!?/p>
等平
謂整治以得其平。《說文·竹部》:“﹝等﹞從竹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?!?段玉裁 注:“官之所止九寺,於此等平法度,故‘等’從竹寺?!?王筠 句讀:“寺有法度,官曹於此稽之,辨其等以得其平?!?徐灝 箋:“等之古義蓋法曹之簡書,故從寺。等者平也。《史記·張釋之傳》曰:‘廷尉者,天下之平也。’”
彼我
他和我;彼此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解嘲》:“世異事變,人道不殊,彼我易時(shí),未知何如?!薄稌x書·王羲之傳》:“夫廟算決勝,必宜審量彼我,萬全而后動(dòng)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因習(xí)》:“及 隋氏 受命,海內(nèi)為家,國靡愛憎,人無彼我。” 魯迅 《熱風(fēng)·隨感錄五十九》:“甚至彼我間的是非愛憎,也免不了得到一個(gè)相反的結(jié)果?!?/p>
言詞
(1).說話或?qū)懳恼聲r(shí)所用的詞句。 晉 陸云 《登臺(tái)賦》:“肅言詞而述業(yè)兮,乃啟行乎北京?!?唐 韓愈 《歸彭城》詩:“言詞多感激,文字少葳蕤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一俗士言詞猥鄙,喋喋不休,殊敗人意?!?孫犁 《澹定集·金梅<文海求珠集>序》:“所為文章,所發(fā)言詞,謙虛信實(shí),若有不足,若有不勝,使人讀起來,有咀嚼回味的馀地?!?/p>
(2).指言論。 唐 韓愈 《韓滂墓志銘》:“ 老成 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,起居有德行,言詞為世軌式?!?/p>
釋慧遠(yuǎn)名句,偈頌一百零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