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魏了翁《王處士挽詩》:
權(quán)籬山下屋,桐帽水邊村。
遺子方寸地,傳家廿四言。
芳蓀生夕秀,衰柳帶秋昏。
千古堂堂恨,青云落淚痕。
注釋參考
芳蓀
香草名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入彭蠡湖口作》詩:“乘月聽哀狖,浥露馥芳蓀?!?唐 杜甫 《別李義》詩:“憶昔初見時,小襦繡芳蓀?!?清 趙翼 《永昌吊徐武功楊升庵》詩:“欲採芳蓀酹杯酒,百年遺跡已沉淪?!?/p>
夕秀
(1).日暮時的花;晚開的花。喻后起的詩文或人才?!段倪x·陸機<文賦>》:“謝朝華於已披,啟夕秀於未振?!?李善 注:“華秀,以喻文也。” 清 卷盦 《蔽廬叢志序》:“自茲以降,代有作人,程才效伎,稱夕秀焉。”
(2).謂花在傍晚開放。 唐 宋璟 《梅花賦》:“艷於春者,望秋先零。盛於夏者,未冬已萎。或朝華而速謝,或夕秀而遄衰。曷若茲卉,歲寒特妍?!?/p>
柳帶
(1).柳條。因其細長如帶,故稱。 五代 牛希濟 《臨江仙》詞:“柳帶搖風(fēng) 漢水 濱,平蕪兩岸爭勻。” 宋 柳永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日上花梢,鶯穿柳帶,猶壓香衾臥?!薄都t樓夢》第四八回:“淡淡梅花香欲染,絲絲柳帶露初乾?!?/p>
(2).相傳 唐 時 洛 中名妓 柳枝娘 曾折柳結(jié)帶贈 李商隱 以索詩。見《詞林海錯》卷二引《花寮集》。后因以“柳帶”為情人贈物。 元 張可久 《折桂令·高郵即事迭韻》曲:“眼擘金釵,情裁柳帶,粉改桃腮?!?/p>
魏了翁名句,王處士挽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