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君不惜褰帷問,慰我邦人望望心
出自宋代虞儔《曾守譙樓既成邀賓從同登議辟雙門以復(fù)舊觀從》:
樓下遺蹤宛可尋,尚須賓從一來臨。
三峰嵂崒渾依舊,雙闕岧峣復(fù)見今。
麻麥向來迷綠野,簪纓久矣負(fù)儒林。
使君不惜褰帷問,慰我邦人望望心。
注釋參考
使君
使君 (shǐjūn)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后用做對(duì)州郡長(zhǎng)官的尊稱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?!稑犯?shī)集·陌上?!?h3>不惜不惜 (bùxī) 不顧惜 not stint 不惜工本 舍得 not hesitate;have no scruples 為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褰帷
亦作“ 褰幃 ”。1.撩起帷幔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開車褰幃,周章城邑?!薄赌鲜贰ず箦鷤魃稀づ耸珏罚骸暗酆贸搜蜍嚱?jīng)諸房, 淑妃 每莊飾褰帷以候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七:“隨起身褰帷拂枕,疊被鋪牀?!?/p>
(2).《后漢書·賈琮傳》:“ 琮 為 冀州 刺史。舊典,傳車驂駕,垂赤帷裳,迎於州界。及 琮 之部,升車言曰:‘刺史當(dāng)遠(yuǎn)視廣聽,糾察美惡,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?’乃命御者褰之?!焙笠蛞浴板结 睘楣倮艚咏傩?,實(shí)施廉政之典?!读簳⑿⒕b傳》:“方且褰帷自厲,求瘼不休?!?宋 王禹偁 《擬除開封縣令可鄭州刺史》:“以爾具官某,宰予赤縣,綽有政聲,宜旌墨綬之賢,用布褰帷之化。” 清 陳夢(mèng)雷 《贈(zèng)臬憲于公》詩(shī):“褰幃 巴子國(guó) ,攬轡墊 江 濱?!?/p>
邦人
(1).國(guó)人;百姓。《書·金縢》:“二公命邦人,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筑之?!卑?,《史記·魯世家》作“國(guó)人”。 宋 沉遼 《和穎叔西園春宴》:“太守樂邦人,縱觀迨時(shí)豊?!?清 方文 《東湖行》:“郡縣有司既草草,邦人好事者亦少?!?/p>
(2).諸侯?!对?shī)·小雅·沔水》:“嗟我兄弟,邦人諸友?!?毛 傳:“邦人諸友,謂諸侯也?!?/p>
(3).鄉(xiāng)里之人;同鄉(xiāng)。《韓詩(shī)外傳》卷十:“臣 麥丘 之邦人?!?宋 梅堯臣 《南陽(yáng)謝紫微挽詞》之三:“里社當(dāng)存祀,邦人定立碑?!?明 高啟 《死亭灣》詩(shī):“邸吏驚赤綬,邦人候朱輪。” 清 吳廷華 《沉孝子行》:“我友哭子幾喪明,邦人請(qǐng)旌留孝名。”
望望
(1).瞻望貌;依戀貌?!抖Y記·問喪》:“其往送也,望望然,汲汲然,如有追而弗及也?!?鄭玄 注:“望望,瞻顧之貌也?!?南朝 齊 謝朓 《懷古人》詩(shī):“望望忽超遠(yuǎn),何由見所思?” 唐 董思恭 《感懷》詩(shī):“望望情何極,浪浪淚空泫?!?宋 王安石 《舟還江南阻風(fēng)有懷伯兄》詩(shī):“平皋望望欲何嚮,薄宦嗟嗟空此行。”
(2).失望貌;掃興貌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推惡惡之心,思與鄉(xiāng)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將浼焉。” 朱熹 集注:“望望,去而不顧之貌?!?唐 唐彥謙 《感物》詩(shī)之一:“豈無魚鱉交,望望為所憎?!?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見聞瑣事雜記》:“﹝公﹞以其愛畫之心,而為愛才之舉,則天下必不致有遺才,如此圖中望望而去也?!?茅盾 《在公園里》:“到池邊去張一眼,‘呀,沒有魚的!’終于踏遍了園里的每一條路,就望望然走了的,是我們的真正老牌國(guó)貨的小市民?!?/p>
(3).急切盼望貌。 唐 杜甫 《洗兵馬》詩(shī):“田家望望惜雨乾,布穀處處催春種?!?宋 梅堯臣 《寄李獻(xiàn)甫》詩(shī):“望望當(dāng)速來,止琴視孤鴻?!?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(shí)·趙屏山》:“望望吟幐逐去蓬,歸程千里雪初融。”
(4).猶看看。 明 湯顯祖 《紫簫記·就婚》:“俺從不到這樓上, 李十郎 一時(shí)未來,且同郡主樓上望望?!?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于是她抬起頭來,望望寂靜的樹林,望望雙門緊閉的古廟,慢慢地站起身來?!?/p>
(5).指探望?!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伴f著無事,去望望 郭鐵筆 ?!?/p>
虞儔名句,曾守譙樓既成邀賓從同登議辟雙門以復(fù)舊觀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