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失千仞險,途開九野泰
出自宋代余靖《和王子元過大庾嶺》:
秦皇戍五嶺,茲為楚越隘。
尉佗去黃屋,舟車通海外。
峭巘倚云漢,推輪日傾害。
賢哉張令君,鐫鑿濟行邁。
地失千仞險,途開九野泰。
安得時人心,盡夷陰險閡。
注釋參考
千仞
形容極高或極深。古以八尺為仞。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輕凌。” 晉 司馬彪 《贈山濤》詩:“上凌青云霓,下臨千仞谷?!?清 方文 《陳臥子子龍》詩:“惠心燭千仞,雄風扇八區(qū)?!?/p>
九野
(1).猶九天?!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疤煊芯乓?,地有九州?!薄读凶印珕枴罚骸鞍思嚲乓爸?,天漢之流,莫不注之。” 張湛 注:“九野,天之八方中央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揮袂則九野生風,慷慨則氣成虹蜺?!?清 顧炎武 《詠史》詩:“中夜視百辰,九野何茫茫?”
(2).九州的土地?!逗鬂h書·馮衍傳下》:“疆理九野,經營五山。” 李賢 注:“九野,謂九州之野?!?唐 王勃 《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》:“皇業(yè)未昌,九野被豺狼之毒。” 宋 蘇軾 《江上值雪》詩:“霍然一麾遍九野,吁此權柄誰執(zhí)持?!?/p>
余靖名句,和王子元過大庾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青年大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