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自和二首》:
老子而今兩鬢霜,未應癡絕泥禨祥。
不能木末搴朝露,未免籬邊嗅晚香。
便合折來書卷畔,詎宜簪向?qū)氣O傍。
漫山千樹方芽甲,肯信人間有早芳。
注釋參考
老子
老子 (Lǎozǐ)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、道家學派創(chuàng)始人。一說老子即老聃,姓李名耳,字聃,楚國苦縣(今河南鹿邑東)人。曾為周“守藏室之史”(管藏書的史官),后隱退著《老子》一書。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“道”,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,是產(chǎn)生整個物質(zhì)世界的總根源。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,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,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,它們互相依存,互相轉(zhuǎn)化。政治上他主張“無為”,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,回到“小國寡民”的幻境之中。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(lǎozi)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。即老夫 I;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而今
而今 (érjīn) 現(xiàn)在,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憶秦娥·婁山關(guān)》鬢霜
形容鬢發(fā)斑白如霜。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誠之淮上相遇》:“形槁已能同散木,鬢霜從聽著寒蓬。” 元 姚燧 《南鄉(xiāng)子·次馮雪厓韻》詞之二:“日覺鬢霜加,欲對清罇戀物華?!?清 查慎行 《秋感》詩:“幾見白頭翁,髩霜復如漆。”
未應
(1).猶不須。 宋 王安石 《評定試卷》詩:“疑有高鴻在寥廓,未應回首顧張羅?!?宋 陸游 《遣興》詩:“老去可憐風味在,未應山?;鞚O樵?!?/p>
(2).猶不算;不是。 唐 李白 《梁園吟》:“ 東山 高臥時起來,欲濟蒼生未應晚?!?宋 張綱 《臨江仙》詞:“年方強仕未應遲。高風輕借便,一鶚看橫飛?!?/p>
(3).猶不曾。 唐 李白 《關(guān)山月》詩:“戍客望邊色,思歸多苦顏,高樓當此夜,嘆息未應閑。” 唐 王維 《聽宮鶯》詩:“游子未應返,為此始思鄉(xiāng)?!?宋 蔡伸 《念奴嬌》詞:“云浪鱗鱗,蘭舟泛泛,共載一輪月。五湖當日,未應此段奇絶?!?/p>
(4).不應當。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二四:“晨興步庭除,足弱幾不持;論年未應爾,胡為遽如斯?”
癡絕
《晉書·顧愷之傳》:“ 愷之 在 桓溫 府,常云:‘ 愷之 體中癡黠各半,合而論之,正得平耳?!仕讉?愷之 有三絶:才絶,畫絶,癡絶?!焙笠浴鞍V絶”為藏拙或不合流俗之典。 宋 蘇軾 《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》之一:“才疎正類 孔文舉 ,癡絶還同 顧長康 ?!?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》詞:“ 盤龍 癡絶求鵝炙。這先生、黃齏甕熟,味珍無價?!?/p>
禨祥
(1).謂祈禳求福之事。《史記·五宗世家》:“ 彭祖 不好治宮室、禨祥,好為吏事。”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:“求福也?!?宋 王安石 《給事中孔公墓志銘》:“公廉於財,樂振施,遇故人子恩厚尤篤,而尤不好鬼神禨祥事?!?章炳麟 《封建考》:“以神守之,國營于禨祥,不務農(nóng)戰(zhàn),亦尠與公侯好聘,故方策不能具。”
(2).指變異之事。謂吉兇之先兆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八娞熳儯試饪哐?,家占物怪,以合時應,其文圖籍禨祥不法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 顧野王 曰:“禨祥,吉兇之先見也。”《明史·五行志一》:“彼 劉 董 諸儒之學,頗近於術(shù)數(shù)禨祥,本無足述?!?郭沫若 《中國古代社會研究·追論及補遺三》:“據(jù)所述 羅馬 人于建設都邑時,須由占師先占視飛鳥之行動以察其禨祥。”
劉克莊名句,自和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